關于竹籠的詩詞(313首)
181
《耆英會詩》 宋·王拱辰
西都山水天下奇,神嵩景室環清伊。
甫申間氣秀不絕,生賢會堅昌明時。
衣冠占數盛文雅,臺符卿月光離離。
魏京雄奧壓幽朔,游宮御府嚴天威。
182
《念奴嬌·海角懷人》 宋·程大昌
海角懷人,長誤喜、籟籟敲簾風竹。
命駕翩然,誰信道、不怕溪山回曲。
榻拂凝塵,香籠清宴,塵柄從揮玉。
好音聞耳,慰心何啻跫足。
184
《西湖觀梅三首》 宋·章謙亨
臘寒徹骨越精神,吐盡清香不待春。
華屋芳筵猶惡俗,竹籬茅舍只安貧。
湖煙籠處難藏艷,窗月飛來為寫真。
自得孤山題品后,至今偏解惱詩人。
185
《南柯子 龍門汲雪》 元·朱唏顏
遠脈通蛟穴,清泠瀉翠苔。
*爐相對竹房開。
容我籠頭,紗帽白云堆。
碧*中*雪,金沙二月雷。
瓶罌千里走黃埃。
嗟爾蒼生,億萬墮顛崖。
186
《蘇武慢·識破塵寰》 元·馮尊師
識破塵寰,樊籠跳出,飄蕩幸無拘束。
萍蹤自在,雅操孤高,還若野云麋鹿。
遇坎乘流,混俗和光,知止有何榮辱。
恣陶陶、海上人間,不管歲華催促。
187
《悼蜀四十韻》 宋·張詠
蜀國富且庶,風俗矜浮薄。
奢僭極珠貝,狂佚務娛樂。
虹橋吐飛泉,煙柳閉朱閣。
燭影逐星沈,歌聲和月落。
191
《松風亭》 宋·曹翊
亭前山影漾江流,亭外云霞礙舉頭。
俯石下聽松上籟,隔鄉遙認水邊舟。
四檐寒送沙汀雨,一徑煙籠寺秋竹。
此曲此聲應未變,抱琴期與故人游。
192
《天游峰》 宋·陳觀
山水參差六曲流,此中絕境適天游。
幾千萬類塵根凈,三十六峰云氣浮。
翠聳層霄巒壑勝,碧籠靜澗竹松稠。
瓊漿可致故麻熟,飄笠何妨為永留。
193
《和夫子三出西郊之作》 明·鄧氏
幽人問水更攜琴,好傍清池發妙音。
曲徑橫穿花意密,重臺斜拂竹情深。
荒籠媚菊含金笑,疏木寒禽弄玉吟。
欲攀艷日留歌席,縱迫歸心戀暮岑。
194
《簾》 宋·杜衍
編竹狀玲瓏,庭闈盡處中。
不由經緯力,安有卷舒勁。
春畫曾妨燕,寒宵豈隔風。
都堂重獻賦,明處憶牢籠。
195
《寄盛夫人》 明·方氏
繁霜百歲冷春幃,常共寒燈泣落暉。
紅淚已辭機上錦,白頭尚著嫁時衣。
煙籠竹葉涼生案,雨濕梨花靜掩扉。
杯酒樓頭明月夜,迢迢夢繞楚天微。
196
《題義門胡氏華林書院》 宋·馮起
華林仙野近南昌,聞說幽奇景異常。
竹翠松寒籠藥圃,水清山秀繞書堂。
詞登科第名尤振,恩表門閭道愈光。
我恨方為簪組累,莫同吟嘯白云房。
197
《五仟觀二首》 宋·古成之
撥破浮塵入紫煙,五羊壇上訪神仟。
人間自覺無閑地,城里誰知有洞天。
竹葉影繁籠藥圃,桃花香煖映芝田。
吟余池畔聊欹枕,風雨蕭蕭吹白蓮。
198
《云溪雜詠》 宋·郭印
竹里虹橋見,蔥蔥翠氣浮。
枝交籠短岸,葉落赴寒流。
索莫終年計,徘徊竟月留。
清涼宜避熱,風色晚颼颼。
199
《題龍居寺》 宋·王敖道
靈剎倚山光,無塵染洞房。
云籠金地暖,龍噴玉泉香。
松竹分幽逕,樓臺聳上方。
蓬壺人到此,僧伴繞回廊。
200
《鳳棲寺》 宋·許仲禮
回環疊嶂倚長空,丹鳳曾棲晻靄中。
殿閣至今無燕雀,溪山隨處有梧桐。
竹榮秀實籠晴景,瀑瀉寒泉潄應風。
佇看來儀新樂府,吾皇勛德與虞同。
* 關于竹籠的詩詞 描寫竹籠的詩詞 帶有竹籠的詩詞 包含竹籠的古詩詞(3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