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竹手的詩詞(1114首)
941
《呈和仲》 宋·方岳
何須不踏東華土,何須不吃吳山水。
同時輩流半霄漢,徑上銀臺彼鳳尾。
幾曾禮部奏第一,十載青衫百寮底。
相公之甥逕甚捷,頭放稍低那得爾。
942
《次韻才老》 宋·方岳
藏拙欲分蘿月陰,十年回首愧重臨。
吾徒空倚橫天劍,此老長閒布地金。
案有法華山寂寂,門無俗客竹深深。
瘦藤莫厭頻來往,同社壺觴手自斟。
943
《次韻梁權郡喜雪》 宋·方岳
曉聽爐亭瀉竹聲,老仙呵墨已詩成。
春連宇宙開皇極,天與君王作太平。
草木有生皆潤澤,山河無處不清明。
寒蓑莫袖垂綸手,萬里長江一艇橫。
944
《次韻張錄攜書見過》 宋·方岳
家在屏山東復東,高軒肯過白云中。
石橋自是神仙處,竹屋相傳工律工。
日暮春江愁李白,山寒秋菊老龜蒙。
時平莫袖揮毫手,此論於予卻未公。
946
《題訥齋》 宋·方岳
世人但識三尺嘴,儀從秦橫竟誰是。
瀾翻口角欲懸河,秋崖聽之歸洗耳。
萬言萬當不如默,視吾舌存政須訥。
云根手筑月三間,是非付與西山笏。
947
《寄至能》 宋·方岳
江上歸來即定巢,墻陰野竹破新梢。
有人問字時相過,無事觀書手自抄。
世熊十年多客夢,月明千里少朋交。
茅齋亦有秋崖藁,留與青山作解嘲。
949
《偶成》 宋·陳著
烏飛兔走傲昆侖,人世浮浮托命根。
梅竹僅留三畝宅,桑麻方見萬枝孫。
云相迎送話詩客,風自閉開無事門。
適意手攀檐外柳,旁觀撫掌笑游魂。
951
《寄盧致遠》 宋·陳著
春來日日雪滿山,雪晴初放春風還。
高人佳處獨先得,挼藍新漲溪一灣。
垂楊隔岸竹隔水,梅花飛香莎草斑。
市聲咫尺自辟易,天景呈發無留慳。
952
《見雪》 宋·陳著
馮夷老手妙莊嚴,一色工夫一夜添。
統卷山河還太極,平拋珠玉到窮閻。
瘦吟相諗梅寒苦,渴飲何妨秫凍甜。
黃竹方哀糴方涌,幸猶三白是豐占。
953
《挽董監鎮》 宋·陳著
宿善有君□,幽銘豈溢言。
何妨儒鹖弁,自可客龍門。
瑞竹松根見,叢編手澤存壽終無一憾,更是好兒孫。
955
《贈雪寶》 宋·陳允平
一從說法雨華臺,棕葉蕉花幾度開。
春盡瀑泉猶濺雪,地幽篁竹亦生苔。
臨溪洗缽青猿過,背石持經白鳥來。
笑指庭前雙柏樹,住庵時節手親栽。
956
《春日雜興》 宋·胡仲弓
高下云藏野老家,縱橫水潄竹籬斜。
勒將春去許多雨,流出山來都是花。
白首風煙三徑草,清時鼓吹一池蛙。
身閒不耐閒雙手,洗甑吹香夜人選茶。
958
《挽吳靜軒》 宋·何夢桂
手摩銘碣吊延陵,落日青山昨夢驚。
狹世路危行卻曲,浮生事了去分明。
竹林熠耀飛臺榭,石壁鉤辀叫冢塋。
珠雁玉龍今在否,漆燈千古照佳城。
960
《寒食游陳園》 宋·仇遠
梨花李花白斗白,桃花杏花紅映紅。
疏籬曲徑錦步障,間以巨竹青玲瓏。
獨木為橋人不渡,柴扉欲鎖春風住。
豈知野禽浪蜂蝶,時復銜花過墻去。
* 關于竹手的詩詞 描寫竹手的詩詞 帶有竹手的詩詞 包含竹手的古詩詞(111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