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竹心的詩詞(3409首)

    141 《題龍巖寺文與可怪石墨竹》 宋·程壬孫

    風雨勞先別,敢辭樽酒深。
    一梢墻上竹,留作歲寒心。

    142 《竹》 宋·方士繇

    鳳尾森森半已舒,玳文滴瀝畫難如。
    虛心不貯相思恨,還作風流向綺疏。

    143 《題竹軒》 宋·方洵武

    勁節孤根得地深,清虛誰識子猷心。
    當時不是瑯玕種,月下何由聽鳳琴。

    144 《寄竹院方丈孚師》 宋·胡仲參

    江湖歲月易銷磨,振錫歸來鬢欲皤。
    性懶吟編多散逸,門閑俗客少經過。
    虛檐破處懸蛛網,落葉空中見鳥窠。
    一片師心誰會得,半窗竹影綠婆娑。

    145 《寄黃云心》 宋·胡仲參

    竹屋少行跡,閉門春晝長。
    天時半晴濕,人意共炎涼。
    苔蘚侵階綠,荼醾壓架香。
    冥搜尋杖屨,不為看花忙。

    146 《西湖竹閣寺》 宋·姜竹野

    來此瑯玕影里吟,更于何處覓山林。
    千年清事無人管,獨有香山領此心。

    147 《慈竹》 宋·樂史

    蜀中何物靈,有竹慈為名。
    一叢闊婁處,森森數十莖。
    長莖復短莖,枝葉不崢嶸。
    去年筍已長,今年筍又生。

    148 《登江瀆水心亭》 宋·李孝先

    晚興清無比,幽亭積水中。
    芰荷千柄雨,松竹四軒風。
    斗鴨飛翎健,潛魚靜思沖。
    飛潛乃常事,何足較窮通。

    149 《贈盡梅竹劉信可》 宋·李軏

    劉兄胸次參元化,不發為文發為畫。
    心工入妙手通神,聲名直與僧繇亞。
    月宮拔得玉兔毫,縛成篆筆铦如刀。
    紛然萬有類形役,竹梅兩品方清高。

    150 《竹齋題事》 宋·李埴

    低齋結空野,小竹移孤林。
    齋閑竹凈好,日媚幽人心。
    南方夏厭暑,獨此留殘陰。
    戛雨挫促夢,穿風搜涼襟。

    151 《所苦之中無以遣悶更堤題新竹別獻五章幸賜披》 宋·李至

    蓽為扉闔槿為籓,不似公家地盡寬。
    階下才容數片席,窗前也種十余竿。
    蝸牛舍畔幽叢小,行馬門中翠影寒。
    應似鷦鷯與鵬鳥,一枝層漢各心安。

    152 《竹馬》 宋·麟游

    小兒騎作驊騮,獨是東西意未休。
    我心童心無一在,十年渾付水東流。

    153 《自題墨竹》 宋·劉延世

    酷愛此君心,常將墨點真。
    毫端雖在手,難寫淡精神。

    154 《題平遠軒呈竹溪玉堂》 宋·劉翼

    溪堂闢小軒,此景絕可愛。
    蔡松道東邊,千載典刑在。
    高低萬頃田,面勢溪向背。
    生綃一幅寬,晴雨不盡態。

    155 《題心游樓》 宋·劉翼

    一自浮光抵玉融,東林山曲世為農。
    前場歲計禾麻麥,后圃年深竹荔松。
    博我多聞千載史,喚人深省五更鐘。
    不消更會楞嚴語,面面披云挹曉峰。

    156 《題竹》 宋·繆鑒

    甚矣吾衰矣,深君不用名。
    瘦因詩思苦,貧為利心輕。
    有竹堪醫俗,無花可問盟。
    醉眠閒聽雨,饑鼠齧書檠。

    157 《題竹林七賢圖》 宋·錢選

    昔人好沈酣,人事不復理。
    但進杯中物,應世聊爾爾。
    悠悠天地間,媮樂本無愧。
    諸賢各有心,流俗毋輕議。

    158 《竹》 宋·任希夷

    數十瑯玕足辟塵,何須千畝比封君。
    一從清士心相許,眼看浮花薄似云。

    159 《宿真慶庵(得心字)》 明·唐肅

    落日古城陰,蕭蕭竹樹深。
    雨花知佛境,流水識禪心。
    月到翻經榻,苔緣掛壁琴。
    不因支許舊,那得遂幽尋。

    160 《次韻良佐歇心歌三首》 宋·陶夢桂

    鳥窠看了看蜂窠,才上坡來又下坡。
    松竹徑中逢野老,芰荷香里唱漁歌。
    歸來不見香風改,老去何愁明月多。
    況有句文供佈施,僧來也喚作檀那。

    * 關于竹心的詩詞 描寫竹心的詩詞 帶有竹心的詩詞 包含竹心的古詩詞(340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