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端靜的詩詞(411首)

    41 《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帝閣》 宋·王珪

    萬里關山靜,清陰滿塞榆。
    如何金殿里,猶獻辟兵符。

    42 《端午內中帖子詞·皇帝閣》 宋·王珪

    萬里來珍貢,風瀾靜四溟。
    魚龍驚咒水,神霧忽生庭。

    43 《過靜老》 宋·吳則禮

    老夫無住相,大是個中人。
    聊作宰官相,偶名居士身。
    拍手與化笑,同床憐吾真。
    端來趁齋鼓,共坐不曾嗔。

    44 《書隱靜寺壁》 宋·陳造

    籃輿初半涂,飛雨欲無路。
    到山臂屈伸,赫日照窗戶。
    山靈太孤介,深厭俗塵污。
    雨似難客來,晴似推客去。

    45 《靜齋詩題盛君明之室也》 宋·李廌

    人生乃動物,萬事皆動端。
    陰陽造化汝,賦汝以五官。
    五官各治職,愈治當愈殘。
    非苦動所擾,烏知靜為安。

    46 《和董端明大野漁父圖》 宋·李彌遜

    一葉扁舟羨廣津,無心鷗鳥遠親人。
    蘋蓼岸,靜投綸。
    危坐初無一點塵。

    47 《端午帖子九首》 宋·曹勛

    辟兵龍印篆神經,系臂香縈繡色輕。
    自有微涼生玉宇,池光靜照午陰清。

    48 《石田渡口待潘文叔去歲亦嘗于此待端叔》 宋·趙蕃

    野店當溪靜,荒園得日寬。
    頻因候客至,并此把詩看。
    肯寄山中信,如今世上難。
    卻忘相見后,勞苦雜悲酸。

    49 《和李秀才端午日風寄》 唐·徐鉉

    角黍菖蒲酒,年年舊俗諳。
    采衣君自樂,白發我何堪。
    靜味瑤華句,閑思玉柄譚。
    報之長命縷,祝慶在圖南。

    50 《送溫州學正陳希靜》 宋·方回

    多士推溫學,耆儒佐冷官。
    雖為絳帳亞,似可綿衣看。
    父老時枌社,師生日杏壇。
    在家書宦考,三歲定朝端。

    51 《和曾端伯安撫養生歌》 宋·郭印

    大道靡涉多歧,迷涂爭求捷徑。
    采御未免搖精,道引止能祛病。
    服食一藏偏強,燒煉千金或罄。
    紛紛小法小功,往往匪清匪凈。

    52 《問養生於曾端伯》 宋·郭印

    平生慕道心,荏苒歲月永。
    尠福未逢人,桑榆驚短景。
    使君蓬萊仙,天遣下塵境。
    訟簡刑獄清,吏退文書省。

    53 《晚步溪上暑氣亟回用端忞韻》 宋·錢時

    晚行沙渚亟回頭,不比人間觸熱流。
    靜聽雙蛙池上月,知心誰似海邊鷗。

    54 《端居》 宋·釋文珦

    為得近樵漁,閒尋此地居。
    省交長閉戶,耽靜欲焚書。
    自愛心情澹,人嫌禮貌疎。
    徑從荒草沒,衰懶不能除。

    55 《靜而善應》 宋·釋重顯

    覿面相見,不在多端。
    龍蛇易辨,衲子難瞞。
    金槌影動,寶劍光寒。
    直下來也,急著眼看。

    56 《端石硯》 宋·宋無

    千年巖璞斬新硎,一片琳腴截紫青。
    云漢帶星來玉匣,墨池蒸雨出滄溟。
    煙開霧斂天晶形,海靜江澄地典刑。
    要與陶泓作佳傅,老磨松液實黃庭。

    57 《冷副端招西郊賞櫻桃》 宋·孫應時

    喜趁林泉約,來同櫻筍廚。
    綠陰濃欲滴,高竹靜相扶。
    山晚月先上,人歸鳥自呼。
    不徉拚一醉,此會兩年無。

    58 《同從兄季弟游香山追和東坡端午游諸寺韻》 宋·喻良能

    前車惟伯氏,后乘載阿連。
    相攜青蓮界,共開白社筵。
    黃梅雨初歇,紅榴花正妍,凈境聊莞爾,妙興真悠然。

    59 《冬宵各為四韻》 唐·李世民

    雕宮靜龍漏,綺閣宴公侯。
    珠簾燭焰動,繡柱月光浮。
    云起將歌發,風停與管遒。
    瑣除任多士,端扆竟何憂。

    60 《雜曲歌辭·從軍中行路難二首》 唐·駱賓王

    君不見封狐雄虺自成群,馮深負固結妖氛。
    玉璽分兵征惡少,金壇受律動將軍。
    將軍擁旄宣廟略,戰士橫行靜夷落。

    * 關于端靜的詩詞 描寫端靜的詩詞 帶有端靜的詩詞 包含端靜的古詩詞(41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