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端雅的詩詞(176首)

    161 《秋酌》 宋·陳宓

    不飲逾時心已灰,黃花忽破杪秋來。
    初無雅興酬佳節,謾把霜英浸玉醅。
    免俗未能聊復爾,清時端可賦康哉。
    明年此日知何處,好遣詩筒數往回。

    162 《白鹿洞謁先生祠堂呈李夢開教授是日李入洞講》 宋·陳文蔚

    先師紫陽翁,雅愛窮幽微。
    前賢有遺跡,所至皆發揮。
    千古廬山高,白鹿遇亦希。
    何人實經始,必藏啟天機。

    163 《送歐陽國瑞歸鉛山》 宋·陳文蔚

    交游無數竟誰同,雅羨夫君氣似虹。
    吾道久隨流俗弊,義居今風古人風。
    端能縱目秦淮上,解逅論文楚水東。
    歸去梅花開也未,江頭葉葉翦霜風。

    164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165 《次韻謝喻巖叟讀予近作二首》 宋·方回

    觀君于勢利,如箒掃絲窠。
    閱世云翻雨,持心濟貫河。
    端居冠必整,閒賦硯頻磨。
    我豈無新作,何堪對雅歌。

    166 《送宋春卿之官湘陰》 宋·陸文圭

    乾霜落丹楓,潮水清且淺。
    雅志君山高,離思湘江晚。
    利名登津要,孤介分疏遠。
    來暮彼雖嗟,去思此難挽。
    何當升臺端,繡斧煩臨遣。

    167 《竹支以其季子將有遠行丐余一言余與翁游視其》 宋·陸文圭

    我生發未燥,汝父以詩鳴。
    憂患涉世老,襟義猶崢嶸。
    晚乃得二尋,美不減徐聊。
    季也誤弱冠,詩壇將父兵。

    168 《逍遙詠》 宋·宋太宗

    我達逍遙理,陰陽運五行。
    道從初一變,德合混三清。
    圣境堪依仗,狐疑中不成。
    異端達雅淡,返禍自輕生。

    169 《次韻簽判太博謝府公新詩墨跡》 宋·蘇頌

    幕府雍容但省文,筆精詩格兩難倫。
    臨池得法毫端健,擊缽成篇藻思新。
    征虜雅歌追樂事,蘭亭賡唱掩芳塵。
    梁王賓友鄒枚在,末至慚非賦雪人。

    170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171 《飲東窗一首》 宋·蘇籀

    丈夫蘊挾胸懷奇,浩然幅郁干虹霓。
    俚蜺婉孌習和雅,竊笑胡為瓶井湄。
    奈何平世事蹇蹇,奇士矯犖矜云為。
    伏波不屑兒女暱,馬革自詭排羌夷。

    172 《次韻王待制讀東坡詩兼述韓歐之美一首》 宋·喻良能

    文章端與時高下,列國有風周有雅。
    建安氣質混不傷,齊梁紛紛堪斗量。
    先唐詩人子韓子,落筆洗空千古士。
    篇章杼軸自己出,正派猶能傳六一。

    173 《李侍郎三和屋字詩次韻為謝》 宋·喻良能

    衛武文章比淇竹,閉閣著書欣仰屋。
    胸蟠載籍馀萬卷,為家五百九十六。
    詞華爾雅騷可奴,議論淵源經可續。
    筆端凜凜挾風霜,齒頰泠泠潄冰玉。
    久知廣大端可法,自顧么微何足錄。
    愿同湛輩附羊公,庶比江西派山谷。

    174 《試硯》 宋·袁說友

    斷璧推良質,寒窗足雅供。
    點分鸜眼秀,色漬馬肝濃。
    巖浸端溪月,紋藏古歙峰。
    可憐方寸石,筆下幾迎逢。

    175 《熙寧以后祀高禖六首》 隋代·佚名

    昭見精衷,靈承端命。
    青帝姑懷,神禖儲慶。
    祚以蕃昌,協于熙盛。
    螽斯眾多,流于雅詠。

    176 《熙寧以后祀高禖六首》 隋代·佚名

    昭見精衷,靈承端命。
    青帝姑懷,神禖儲慶。
    祚以蕃昌,協于熙盛。
    螽斯眾多,流于雅詠。

    * 關于端雅的詩詞 描寫端雅的詩詞 帶有端雅的詩詞 包含端雅的古詩詞(1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