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端誠的詩詞(230首)

    181 《送袁和叔尉江陰》 宋·樓鑰

    澄江少日曾經行,高城傍有長江橫。
    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
    申港引潮深無聲,萬頃灌注滋農耕。
    戰國今幾二千齡,黃歇此地猶垂名。

    182 《代書寄內弟耐翁總干》 宋·樓鑰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墻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183 《送周君可宰會稽》 宋·樓鑰

    作邑誠匪易,況子之稽山。
    銀茜視兩赤,朝家知其難。
    鼎鼎數萬戶,賦重民生囏。
    山陵五云飛,辦護力更殫。

    184 《送敘浦呂主簿》 宋·趙蕃

    參佐已能迎刃解,弦歌更整亂絲棼。
    胡為易地皆馳譽,信是高才本出群。
    良木更須深雨露,善禾端自力耕耘。
    仕途似子誠難遇,別語如余敢不勤。

    185 《魏華甫鶴山書院》 宋·葉適

    蒼崖有頂我為廬,日君月妃崖十趨。
    梳風洗雨耳目醒,玉帝詔許瞻宸居。
    周公仲尼在左右,勘點六籍開凡愚。
    曾經秦禍多散闕,鄭箋毛傳悲紛如。

    186 《明禋進戒詩》 宋·程公許

    於赫圓宰,視聽自民。
    惟圣能饗,非德莫親。
    乃眷炎宋,受命以仁。
    十月三葉,涵每毓春。

    187 《送憲使江寺簿赴召》 宋·程公許

    沃野三千里,春風十六城。
    顧憂寧易釋,遣送定非輕。
    憶昔光華賦,隨軒老稚迎。
    根株探吏蠹,疴癢察人情。

    188 《謝新胥口監生趙立之》 宋·程公許

    魯壁嶧碑遠莫睹,艱哉河流訊鼗鼓。
    披荒摸搭不厭多,繙閱端能助稽古。
    向來四壁風雨秋,誰遣彯纓群玉府。
    終年骯臟甘謫墮,采采蒿菁不盈筥。

    189 《趙忠定濠梁帖贊》 宋·岳珂

    真宰之出,維天降才。
    既玉于成,勛名九垓。
    山川出云,時雨必至。
    道之將行,公揭魁瑞。

    190 《楊文靖早間帖贊》 宋·岳珂

    道之在人,日用皆其事也。
    待物必誠,所以達乎義也。
    延平之津,伊洛之涯涘也。
    筆端波瀾,亦可想其似也。

    191 《喜雨賀黃叔厚判縣》 宋·陽枋

    去年精禱雨隨至,今日熏香雨便來。
    人事只從無偽見,天心端可至誠回。
    溜匙即此知翻雪,枵腹何由更隱雷。
    若使邊臣充此意,兇殘到處豈難摧。

    192 《天基節雨有感》 宋·王柏

    歲歲天基節,晴和萬國歡。
    今年侯國宴,疎雨忽潸潸。
    允矣天人際,機緘妙已宣。
    圣心方感慕,云意慘天顏。

    193 《鄱陽湖四十韻》 宋·周弼

    巨浸連吳越,高躔直斗牛。
    玄明開別府,江伯匯支流。
    象緯元精逼,神奸秘怪裒。
    番君疏帶礪,彭蠡壯襟喉。

    194 《挽右史方鐵庵詩三首》 宋·李昴英

    一疏綱常重,端平起直聲。
    難磨石宋璟,不動鐵元城。
    前輩風流在,南州個信誠。
    精神兼學力,傾倒為遐氓。

    195 《理學》 宋·衛宗武

    寥寥二千載,道統幾欲墜。
    濂洛既關中,浚源接洙泗。
    乾淳諸大儒,流派何以異。
    無極而及極,性命發其秘。

    196 《和李提干攜詩相訪》 宋·王炎

    古來論人物,西蜀名士多。
    李侯有醞藉,自愛如隨和。
    不肯扣朱門,漫刺獨我過。
    筆端金石鳴,音節如九歌。

    197 《紅窗*》 元·王哲

    劉悅道,誠有力。
    平等社,識來不識。
    便是道德根源,為清靜利益。
    愿公早把良因積。
    向真道、心中尋覓。
    夸則夸,秤稈端停,且莫令點滴。

    198 《吳侍郎生朝》 宋·宋庠

    朝端舊記生賢日,使節臨門恩有秩。
    詔書感會形溫辭,宴品豐華動私室。
    降崧孕昴誠不誣,史簡詩絃互褒述。
    賢人挹道隨汙隆,忽向西臺就安逸。

    199 《送湖南盧提刑赴召三首》 宋·項安世

    幸甚他鄉識老誠,孰知真意徹幽明。
    通身實地無奇巧,接面春風有至情。
    王事直須窮晝夜,宦途元不計公卿。
    無端自被功名迫,漢節沖寒上玉京。

    200 《寄題荊南王君行牧齋》 宋·項安世

    千斤黑牸將黃犢,八歲山童手堅竹。
    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為謙直初六。
    夷山入地山已庫,微陰更在山之麓。
    觀爻玩象謙復謙,不待占辭意先足。

    * 關于端誠的詩詞 描寫端誠的詩詞 帶有端誠的詩詞 包含端誠的古詩詞(23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