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端意的詩詞(1153首)
682
《達觀亭》 宋·蔡襄
峭峻釣龍石,飛亭壓其端。
曠徹四無際,因之名達觀。
扳云躋大庭,仙路何紆盤。
秋明澄遠綠,晚霽凝新寒。
684
《題延平閣》 宋·蔡襄
雙溪會一流,新搆橫鮮赭。
浮居紫霄端,臥影澄川下。
峽深風力豪,石峭湍聲瀉。
古劍成蟄龍,商帆來陣馬。
688
《書皇極經世后》 宋·邵雍
樸散人道立,法始乎羲皇。
歲月易遷革,書傳難考詳。
二帝啟禪讓,三王正紀綱。
五伯仗形勝,七國爭強梁。
689
《感興》 宋·寇準
憶昔金門初射策,一日聲華喧九陌。
少年得意出風塵,自為青云無所隔。
主人掄才登桂堂,神京進秩奔殊方。
墨綬銅章竟何用,巴云瘴雨徒荒涼。
有時扼腕生憂端,儒書讀盡猶饑寒。
丈夫意氣到如此,搔首空歌行路難。
690
《次韻曹子方》 宋·毛滂
盾威正赫忽衰殲,人意渾如水面寬。
觸石端來慰枯槁,隨車定見濕朱丹。
初憂連軫秋無種,豈望始云晚可觀。
天遣商羊為公舞,絕勝九仞見鸞。
691
《隋堤寫懷寄上右丞》 宋·毛滂
前年買符入函谷,歸來柴車仍露宿。
似聯石室陳圖書,敢累山公為題目。
蒼梧只覺波浪高,尺澤那知鱗尾禿。
已將倦翮謝風云,便擬閒身寄松竹。
693
《登聞鼓詩》 宋·毛滂
九重赤涂高如天,四海黔首紛於蝝。
眾屧望天若無路,區區有意常能宣。
乃知聽卑四聰達,萬里呻笑如郵傳。
朝陽門外登聞鼓,鼓下章飛如急雨。
696
《病中獨坐》 宋·毛滂
千秋橋畔桑麻村,槐陰覆砌綠映門。
關門誰覓病居士,掩書不讀愔不言。
明窗養石作幽伴,蒼骨孤瘦棲秋痕。
瀟湘洞庭入眼界,念隨魚鳥蘆花根。
697
《喜雪呈鮮于子駿三首》 宋·蘇轍
發函寬大一封書,臥閣雍容三日余。
旋見雪花投夜落,未應天意與人疏。
瓦干淅淅初鳴霰,畦潤漸漸想沒鋤。
高會梁園遺勝在,早知詞賦似相如。
700
《示資福諭老》 宋·蘇轍
幽居百無營,孤坐若假寐。
根塵兩相接,逆流就一意。
意念紛無端,中止不及地。
寂然了無覺,乃造真實際。
* 關于端意的詩詞 描寫端意的詩詞 帶有端意的詩詞 包含端意的古詩詞(11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