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童心的詩詞(896首)
782
《訪陳廷瑞有感》 宋·劉宰
間維有常度,曜靈無停辀。
翩翩葉辭柯,過眼綠已稠。
弱榦不盈尺,忽已高岑樓。
念昔過庭日,朋來悉良儔。
784
《送石令君》 宋·劉宰
攀轅父老雜兒童,十載重欣見此風。
可但三年方論定,亦由去日與初同。
一塵不染冰常瑩,萬折難回水必東。
正直自應神所介,人心況有是非公。
785
《聽琴》 宋·趙汝鐩
午睡誰扣門,隔籬喚童子。
童子走來報,一二琴首士。
摘茗烹沙銚,推窗拂石幾。
高山流水音,屢彈不肯止。
我心本虛淡,無用宮商洗。
淵明未嘗弦,妙趣豈假此。
道士頗不樂,指衣抱琴起。
787
《斷腸曲》 宋·趙汝鐩
憑欄日日望歸騶,書來了報瀟灑游。
卷書默坐淚自雨,彈向花上花替愁。
想郎快意楊州鶴,風光何地非行樂。
妾腸寸斷郎豈知,獨步苔階空聽鵲。
788
《暑酌》 宋·趙汝鐩
天高殊未雨,暑盛絕無風。
將酒渠心浸,有泉林下通。
擘蓮房拍寒,雪藕孔玲瓏。
量淺難禁醉,扶歸兩小童。
789
《平寇》 宋·劉黻
西江十二州,自昔聞寇警。
按圖覽上游,峒俗號最梗。
嗜殺等兒戲,縱掠恣狼獷。
右通崆峒東,左接梅花嶺。
790
《月色》 宋·許月卿
明月亦清哉,清風絕點埃。
村童催睡去,野叟問禪來。
樂事賞心夜,清風明月梅。
夜深群籟靜,猿鶴莫相猜。
791
《春雨感懷》 宋·王镃
日色開晴又半朝,山溪才漲響于潮。
花遭夜雨心先病,柳媚春風眼易嬌。
世變漢人能北語,亂興晉室有童謠。
自從國事推遷后,處處禍延林木焦。
792
《贈蘭坡星翁》 宋·林景熙
深林澹孤芳,一洗桃李姿。
采采坡云暮,持之欲遺誰。
故人青云端,或在江海涯。
青云達者路,江海幽人期。
793
《新春》 宋·林景熙
衰顏憑酒潤,故國得春新。
兵革兒童長,風霜天地仁。
草心懸落日,柳眼看行人。
擾擾紅塵者,知誰效角巾。
794
《送呂道士》 明·張羽
石室無人住,歸心似鶴輕。
山君驅虎去,童子報丹成。
玉竇憑龍守,芝田借雨耕。
懷君明月夜,遙聽《步虛》聲。
795
《夜過仲家淺閘》 明·李東陽
日維乙未月丙戌,青天無云月東出。
舟人喧豗夜濤發,翻沙轉石紛出沒。
是時水淺舟在地,閘門崔嵬晝方閉。
閘官醉睡夫走藏,倉卒招呼百無計。
796
《病中即事》 宋·艾性夫
支身惟首健,隨事與心違。
病久藥為飯,寒深火是衣。
矮窗看日度,遠夢傍云飛。
可比梅花瘦,呼童試折歸。
797
《夏畦》 宋·艾性夫
清晨步蔬畦,生意慘不綠。
烈哉三足烏,覆此五鼎餗。
呼童吸深清,且勿荒我菊。
一片云有心,停陰作花屋。
798
《觀鍾離中散草書帖》 宋·孔武仲
兒童不識草書法,但見滿紙鰌蛇結。
安知筆法追古初,睨視眾體稱雄杰。
事忙往往無暇寫,屬思幽窗乃奇絕。
鍾離昂昂散人后,寄跡一官今白首。
* 關于童心的詩詞 描寫童心的詩詞 帶有童心的詩詞 包含童心的古詩詞(89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