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竟年的詩詞(1270首)
981
《挽何內翰二首》 宋·吳芾
場屋聲名四海知,十年平步上丹聲。
伏蒲議論高千古,視草文章妙一時。
雅望自應登輔弼,壯圖仍欲濟艱危。
誰知竟負經綸志,空使人懷殄瘁悲。
982
《和曾吉甫九日》 宋·吳芾
龍山陳跡已成灰,尚憶當年戲馬臺。
我幸偶陪黃菊醉,君應亦向白衣來。
風高日朗三秋霽,野曠天清萬象開。
好對良辰成樂事,若為不飲竟空回。
983
《生朝偶成》 宋·吳芾
今晨是生朝,今夕是除夜。
年年聚親朋,往往羅酒炙。
而我忽抱痾,見酒輒避舍。
一滴不沾唇,何以相慰藉。
人生能幾許,今已迫衰謝。
病軀復如斯,令人發悲咤。
展轉竟無眠,作詩訴同社。
987
《寄劉與權與幾》 宋·吳芾
君在桃源山下居,我家相距百里余。
神仙襟韻固異稟,草木臭味曾不殊。
一日京華定交契,十年太學論詩書。
斷金金義薄云漢,潤視往往輕俗徒。
989
《失題》 宋·李流謙
學者一大事,最重出與處。
用行舍之藏,孔顏獨相許。
參賜地位高,窺牖不得睹。
而況未見圣,一曲株守兔。
990
《送李閬州二首》 宋·李流謙
耳熟才名四十年,憂民憂國兩華顛。
不妨銅竹仍三剖,要是金門竟九遷。
連歲爐錘專造化,諸生岐路托飛騫。
余丹乞與閒雞犬,亦許身隨絳闕仟。
992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993
《送何子應少卿赴召》 宋·李流謙
持竿野叟踏帝腹,太史占星驚變色。
白衣山人侍黃衣,軍中指點相嘆息。
云龍契遇固疇曩,千載一合非人力。
羊裘盧沙竟何補,坐視生民自肥瘠。
995
《有感》 宋·姜特立
少年如曉行,志竟多閒佚。
老如夜還家,行李自迫怵。
向來輕寸陰,此去惜余日。
已往不可追,未來嗟莫失。
昔人秉燭游,不為杯中物。
1000
《繭庵·落成》 宋·姜特立
繭庵吾自名,所喜以吾息。
一絲出巧心,口眼費經畫。
無畏亦無累,豐儉隨人力。
時時攜妻子,杯酒縱酣適。
* 關于竟年的詩詞 描寫竟年的詩詞 帶有竟年的詩詞 包含竟年的古詩詞(127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