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空際的詩詞(837首)

    561 《寄題玉山詩一百韻》 明·張仲舉

    治理逢熙運,欽明仰圣皇。
    至仁侔覆載,上德配軒唐。
    大業勤弘濟,元臣協贊襄。
    賢科收俊造,庭實粲珪璋。

    562 《登黃山煉丹峰尋昔人隱處》 明·趙滂

    我游黃山當嚴冬,雪消日暖無天風。
    欲求昔人棲隱處,發興況有高僧同。
    危矼側步目已眩,絕壁下瞰心為忡。
    交流二澗瀉寒碧,樵牧不來蘿徑窮。

    563 《燕京春暮寄山中人(二首)》 明·正念

    鳥鳴不鳴山靜,花落未落春遲。
    美人如云天際,芍藥空留一枝。

    564 《秦淮別怨詩贈期蓮生》 明·鄭如英

    秦淮二月新柳黃,折柳貽人人斷腸。
    可憐裊裊秦淮柳,今朝又上離人手。
    離人手把柔條看,柔腸低拂紫騮鞍。
    紫騮欲嘶人落淚,誰當此際猶能醉。

    565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566 《有所思酉水舟次作》 明·周復俊

    去年三月滇水陰,今年二月沅州路。
    風光晼晚愁殺人,春色飄回忽遲暮。
    楊溪昨夜春泉發,竹寨沙邊弄明月。
    始見繁花復亂飛,愁多不愿理春衣。

    567 《瀟湘八景畫·遠浦歸帆》 明·朱瞻基

    斜陽欲掛晴川樹,丹霞遠映瀟湘浦。
    洞庭湖上接星沙,萬里歸舟自何處。
    云帆縹緲天際來,勢壓滔天云浪摧。
    須臾已達漢江曲,江聲洶涌如鳴雷。

    568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 唐·李白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云海。
    沛然乘天游,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家聊攝城。
    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并。

    569 《游泰山六首(一作天寶元年四月從故御道上泰》 唐·李白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開。
    六龍過萬壑,澗谷隨縈回。
    馬跡繞碧峰,于今滿青苔。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570 《送從弟蕃游淮南》 唐·王維

    讀書復騎射。
    帶劍游淮陰。
    淮陰少年輩。
    千里遠相尋。

    571 《送綦毋秘(一作校)書棄官還江東》 唐·王維

    明時久不達。
    棄置與君同。
    天命無怨色。
    人生有素風。

    572 《謁璿上人(并序)》 唐·王維

    〔上人外人內天。
    不定不亂。
    舍法而淵泊。
    無心而云動。

    573 《江上值雪效歐陽體限不以鹽玉鶴鷺絮蝶飛舞之》 宋·蘇軾

    縮頸夜眠如凍龜,雪來惟有客先知。
    江邊曉起浩無際,樹杪風多寒更吹。
    青山有似少年子,一夕變盡滄浪髭。
    方知陽氣在流水,沙上盈尺江無澌。

    574 《送將官梁左藏赴莫州》 宋·蘇軾

    燕南垂,趙北際,其間不合大如礪。
    至今父老哀公孫,烝土為城鐵作門。
    城中積谷三百萬,猛士如云驕不戰。
    一朝鼓角鳴地中,帳下美人空掩面。

    575 《送陳睦知潭州》 宋·蘇軾

    華清縹緲浮高棟,上有纈林藏石甕。
    一杯此地初識君,千巖夜上同飛鞚。
    君時年少面如玉,一飲百觚嫌未痛。
    白鹿泉頭山月出,寒光潑眼如流汞。

    576 《跋姜君弼課冊》 宋·蘇軾

    云興天際,炊若車蓋。
    凝□未瞬,彌漫霮□。
    驚雷出火,喬木麋碎。
    殷地爇空,萬夫皆廢。
    溜綆四墜,日中見昧。
    移晷而收,野無完塊。

    577 《河傳·同伴》 唐·溫庭筠

    同伴,相喚。
    杏花稀,夢里每愁依違。
    仙客一云燕已飛,不歸,淚痕空滿衣。
    天際云鳥引情遠,春已晚,煙靄渡南苑。
    雪梅香,柳帶長,小娘,轉令人意傷。

    578 《泊吳興西觀音院》 宋·秦觀

    金剎負城闉,閴然美棲止。
    卞山直穹窿,苕水相依倚。
    霜檜郁冥冥,海棕鮮薿薿。
    廣除庇夏陰,飛棟明朝晷。

    579 《擬郡學試東風解凍》 宋·秦觀

    寶歷開新歲,春回斗柄東。
    漪生天際水,凍解日邊風。
    浩蕩依蘋起,侵尋帶雪融。
    江河霜練靜,池沼玉奩空。
    魚藻雍容里,云霄俯仰中。
    更無舟楫礙,從此百川通。

    580 《陪李公擇觀金地佛牙》 宋·秦觀

    薄伽梵相含空虛,化人分段同璠璵。
    爾來示滅二千歲,真骨萬里傳中區。
    錢塘有尼號法照,得自禁掖藏金鋪。
    欲因此勝高構閣,假設象似開群愚。

    * 關于空際的詩詞 描寫空際的詩詞 帶有空際的詩詞 包含空際的古詩詞(8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