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空著的詩詞(1381首)

    521 《踏莎行(戊寅秋客中懷錢塘舊游)》 宋·柴元彪

    淡柳平蕪,亂煙疏雨。
    雁聲叫徹蘆花渚。
    亭前落葉又西風,斷送離懷無著處。
    切切歸期,盈盈尺素。
    斷魂正在西興渡。
    滿船空載暮愁來,潮頭一吼推將去。

    宋詞精選寫景抒情愛國

    522 《尾犯》 宋·止禪師

    因有感於孤山,為賦此調
    一白受春知。
    獨愛老來,疏瘦偏宜。
    古月黃昏,許松竹相依。

    秋天寫景感嘆惜時

    523 《八聲甘州(吳編修解任)》 宋·吳編修

    系酒船、夜入古江樓,渾莫辨西東。
    嘆從前眼底,一丁不識,四海曾空。
    老去休休莫莫,誰識舊元龍。
    尚解被襟去,賦大王雄。

    524 《滿庭芳(影)》 宋·楊樵云

    只道空煙,又疑流水,依依卻是行云。
    了然相對,又是夢紛紜。
    半面春風圖畫,黃金在、難鑄昭君。
    溪橋斷,梅花晴雪,端的白三分。

    婉約思念歌妓

    525 《金縷曲(羅帛翦梅綴枯枝,與真無異作)》 宋·蔡士裕

    怪得梅開早。
    被何人、香羅剪就,天工奇巧。
    茅舍竹籬容不得,移向花堂深悄。
    別一樣、風流格調。

    526 《望梅詞》 宋·善珍

    寸陰堪惜。
    趁身強健去,結茅蒼壁。
    錯料事,臨老方知,國師與高僧,二途俱失。
    識字吟詩,敵不得、死生何益。

    寫人離別抒情思鄉愁緒

    527 《喜遷鶯(別陳新恩)》 宋·程必

    少年意氣,腦燕兵胡革錄,虜王區脫。
    眼底朦朧,腹中空洞,不著曹劉元白。
    聞道殊科八中,也要彩盧連擲。
    收拾盡,到如今但有,寸心如鐵。

    528 《西湖雜感(六首)》 清·錢謙益

    其一板蕩凄涼忍再聞?煙巒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時草,鄂國墳邊宋代云。
    樹上黃鸝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為君。
    昆明劫后鐘聲在,依戀湖山報夕曛。

    典故寫景抒情盼望

    529 《山居雜詠》 清·黃宗羲

    鋒鏑牢囚取次過,依然不廢我弦歌。
    死猶未肯輸心去,貧亦豈能奈我何!
    廿兩棉花裝破被,三根松木煮空鍋。
    一冬也是堂堂地,豈信人間勝著多。

    抒懷樂觀言志

    530 《五柳先生傳》 魏晉·陶淵明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贊美寫人傳記

    531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532 《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清·納蘭性德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沉。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
    歲晚憶曾游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絕頂茅庵里,老衲正孤吟。

    題畫抒情

    533 《妾薄命·為曾南豐作》 宋·陳師道

    主家十二樓,一身當三千。
    古來妾薄命,事主不盡年。
    起舞為主壽,相送南陽阡。
    忍著主衣裳,為人作春妍。

    悼亡組詩

    534 《五帝本紀贊》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學者多稱五帝,尚矣。
    然《尚書》獨載堯以來,而百家言黃帝,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孔子所傳《宰予問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傳。
    余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教固殊焉。

    古文觀止贊語

    535 《伯夷列傳》 兩漢·司馬遷

    夫學者載籍極博。
    尤考信于六藝。
    《詩》、《書》雖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
    堯將遜位,讓于虞舜,舜、禹之間,岳牧咸薦,乃試之于位,典職數十年,功用既興,然后授政。

    古文觀止寫人傳記

    536 《游俠列傳序》 兩漢·司馬遷

    韓子曰:“儒以文亂法,而俠以武犯禁。
    ”二者皆譏,而學士多稱于世云。
    至如以術取宰相、卿、大夫,輔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無可言者。
    及若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茍合當世,當世亦笑之。

    古文觀止游俠傳記

    537 《太史公自序》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觀止序文

    538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539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540 《悼內十一首》 明·于謙

    垂老光陰兩鬢皤,細君棄我竟如何!
    夫妻一旦世緣盡,兒女百年恩愛多。
    小閣空懸臺上鏡,春衣誰試篋中羅。
    客邊聞訃腸先斷,淚落西風鼓缶歌。

    婉約寫景抒懷

    * 關于空著的詩詞 描寫空著的詩詞 帶有空著的詩詞 包含空著的古詩詞(138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