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空生的詩詞(8403首)

    761 《送劉十(一作劉十一)》 唐·李頎

    三十不官亦不娶,時人焉識道高下。
    房中唯有老氏經,櫪上空馀少游馬。
    往來嵩華與函秦,放歌一曲前山春。

    762 《雙筍歌送李回兼呈劉四》 唐·李頎

    并抽新筍色漸綠,迥出空林雙碧玉。
    春風解籜雨潤根,一枝半葉清露痕。
    為君當面拂云日,孤生四遠何足論。
    再三抱此悵為別,嵩洛故人與之說。

    唐詩三百首邊塞宴飲贊頌將士

    763 《送劉四赴夏縣》 唐·李頎

    九霄特立紅鸞姿,萬仞孤生玉樹枝。
    劉侯致身能若此,天骨自然多嘆美。
    聲名播揚二十年,足下長途幾千里。

    764 《魏倉曹東堂檉樹》 唐·李頎

    愛君雙檉一樹奇,千葉齊生萬葉垂。
    長頭拂石帶煙雨,獨立空山人莫知。
    攢青蓄翠陰滿屋,紫穗紅英曾斷目。
    洛陽墨客游云間,若到麻源第三谷。

    765 《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 唐·李頎

    蔡女昔造胡笳聲,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沈沈飛雪白。
    (沈 通:沉)

    唐詩三百首古體長詩抒情

    766 《宿瑩公禪房聞梵》 唐·李頎

    花宮仙梵遠微微,月隱高城鐘漏稀。
    夜動霜林驚落葉,曉聞天籟發清機。
    蕭條已入寒空靜,颯沓仍隨秋雨飛。
    始覺浮生無住著,頓令心地欲皈依。

    767 《題盧五舊居》 唐·李頎

    物在人亡無見期,閑庭系馬不勝悲。
    窗前綠竹生空地,門外青山如舊時。
    悵望秋天鳴墜葉,巑岏枯柳宿寒鴟。
    憶君淚落東流水,歲歲花開知為誰。

    768 《游茅山五首》 唐·儲光羲

    十年別鄉縣,西云入皇州。
    此意在觀國,不言空遠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無輕舟。
    北洛反初路,東江還故丘。

    769 《效古二首》 唐·儲光羲

    晨登涼風臺,暮走邯鄲道。
    曜靈何赫烈,四野無青草。
    大軍北集燕,天子西居鎬。
    婦人役州縣,丁男事征討。

    770 《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唐·儲光羲

    仲夏日中時,草木看欲燋。
    田家惜工力,把鋤來東皋。
    顧望浮云陰,往往誤傷苗。
    歸來悲困極,兄嫂共相譊.

    771 《田家雜興八首》 唐·儲光羲

    春至鶬鹒鳴,薄言向田墅。
    不能自力作,黽勉娶鄰女。
    既念生子孫,方思廣田圃。
    閑時相顧笑,喜悅好禾黍。

    772 《題慎言法師故房》 唐·儲光羲

    精廬不住子,自有無生鄉。
    過客知何道,裴回雁子堂。
    浮云歸故嶺,落月還西方。
    日夕虛空里,時時聞異香。

    贈別友誼抒懷失意豪邁

    773 《同王十三維哭殷遙》 唐·儲光羲

    生理無不盡,念君在中年。
    游道雖未深,舉世莫能賢。
    筮仕苦貧賤,為客少田園。
    膏腴不可求,乃在許西偏。

    774 《貽王侍御出臺掾丹陽》 唐·儲光羲

    高高瑯琊臺,臺下生菌簵。
    照車十二乘,光彩不足諭。
    既當少微星,復隱高山霧。
    金丘華陽下,仙伯養晦處。

    775 《貽閻處士防卜居終南》 唐·儲光羲

    春風搖雜樹,言別還江汜。
    堅冰生綠潭,又客三千里。
    兆夢唯顏色,懸情乃文史。
    滌耳貴清言,披歡遲玉趾。

    寫人宮廷生活組詩

    776 《貽袁三拾遺謫作》 唐·儲光羲

    傾蓋洛之濱,依然心事親。
    龍門何以峻,曾是好詞人。
    珥筆朝文陛,含章諷紫宸。
    帝城多壯觀,被服長如春。

    777 《臨江亭五詠》 唐·儲光羲

    晉家南作帝,京鎮北為關。
    江水中分地,城樓下帶山。
    金陵事已往,青蓋理無還。
    落日空亭上,愁看龍尾灣。

    778 《塞下曲四首》 唐·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沙塵老。
    不學游俠兒,矜夸紫騮好。

    邊塞組詩

    779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唐·王昌齡

    獨飲灞上亭,寒山青門外。
    長云驟落日,桑棗寂已晦。
    古人驅馳者,宿此凡幾代。
    佐邑由東南,豈不知進退。

    780 《宿灞上寄侍御玙弟》 唐·王昌齡

    獨飲灞上亭,寒山青門外。
    長云驟落日,桑棗寂已晦。
    古人驅馳者,宿此凡幾代。
    佐邑由東南,豈不知進退。

    * 關于空生的詩詞 描寫空生的詩詞 帶有空生的詩詞 包含空生的古詩詞(84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