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空注的詩詞(350首)

    21 《觀灃水漲》 唐·韋應物

    夏雨萬壑湊,灃漲暮渾渾。
    草木盈川谷,澶漫一平吞。
    槎梗方瀰泛,濤沫亦洪翻。
    北來注涇渭,所過無安源。
    云嶺同昏黑,觀望悸心魂。
    舟人空斂棹,風波正自奔。

    22 《送魏四落第還鄉》 唐·岑參

    東歸不稱意,客舍戴勝鳴。
    臘酒飲未盡,春衫縫已成。
    長安柳枝春欲來,洛陽梨花在前開。
    魏侯池館今尚在,猶有太師歌舞臺。
    君家盛德豈徒然,時人注意在吾賢。
    莫令別后無佳句,只向壚頭空醉眠。

    23 《觀漢水》 唐·梁洽

    發源自嶓冢,東注經襄陽。
    一道入溟渤,別流為滄浪。
    求思詠游女,投吊悲昭王。
    水濱不可問,日暮空湯湯。

    邊塞民族友好和平

    24 《自淇涉黃河途中作十三首》 唐·高適

    川上常極目,世情今已閑。
    去帆帶落日,征路隨長山。
    親友若云霄,可望不可攀。
    于茲任所愜,浩蕩風波間。

    黃河抒懷感慨憂國憂民

    25 《奉同郭給事湯東靈湫作(驪山溫湯之東有龍湫)》 唐·杜甫

    東山氣鴻濛,宮殿居上頭。
    君來必十月,樹羽臨九州。
    陰火煮玉泉,噴薄漲巖幽。
    有時浴赤日,光抱空中樓。

    抒情友人

    26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 唐·杜甫

    丈人駿馬名胡騮,前年避胡過金牛。
    回鞭卻走見天子,朝飲漢水暮靈州。
    自矜胡騮奇絕代,乘出千人萬人愛。

    27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見贈》 唐·杜甫

    忽忽峽中睡,悲風方一醒。
    西來有好鳥,為我下青冥。
    羽毛凈白雪,慘澹飛云汀。
    既蒙主人顧,舉翮唳孤亭。

    哲理勵志

    28 《送高司直尋封閬州》 唐·杜甫

    丹雀銜書來,暮棲何鄉樹。
    驊騮事天子,辛苦在道路。
    司直非冗官,荒山甚無趣。
    借問泛舟人,胡為入云霧。

    29 《宿花石戍(長沙有淥口、花石二戍)》 唐·杜甫

    午辭空靈岑,夕得花石戍。
    岸疏開辟水,木雜今古樹。
    地蒸南風盛,春熱西日暮。
    四序本平分,氣候何回互。

    30 《瞿唐懷古(以下草堂逸詩拾遺)》 唐·杜甫

    西南萬壑注,勍敵兩崖開。
    地與山根裂,江從月窟來。
    削成當白帝,空曲隱陽臺。
    疏鑿功雖美,陶鈞力大哉。

    唐詩三百首小學古詩寫景惜春

    31 《寄浙東皇甫中丞》 唐·秦系

    閑閑麋鹿或相隨,一兩年來鬢欲衰。
    琴硯共依春酒甕,云霞覆著破柴籬。
    注書不向時流說,種藥空令道者知。
    久帶紗巾仍藉草,山中那得見朝儀。

    32 《寄浙東皇甫中丞》 唐·秦系

    閑閑麋鹿或相隨,一兩年來鬢欲衰。
    琴硯共依春酒甕,云霞覆著破柴籬。
    注書不向時流說,種藥空令道者知。
    久帶紗巾仍藉草,山中那得見朝儀。

    33 《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稽首作詩》 唐·顧況

    化佛示持帚,仲尼稱執鞭。
    列生御風歸,飼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長綬趨遙泉。

    34 《入華山訪隱者經仙人石壇》 唐·李益

    三考四岳下,官曹少休沐。
    久負青山諾,今還獲所欲。
    嘗聞玉清洞,金簡受玄箓。
    夙駕升天行,云游恣霞宿。

    35 《順宗至德大圣皇帝挽歌詞三首》 唐·武元衡

    橋山同軌會,軒后葬衣冠。
    東海風波變,西陵松柏攢。
    鼎湖仙已去,金掌露寧乾。
    萬木泉扃月,空憐鳧雁寒。

    36 《順宗至德大安孝皇帝挽歌三首(時充鹵簿使)》 唐·權德輿

    十葉開昌運,三辰麗德音。
    薦功期瘞玉,昭儉每捐金。
    解澤皇風遍,虞泉白日沈。
    仍聞起居注,焚奏感人心。

    37 《南山詩》 唐·韓愈

    吾聞京城南,茲惟群山囿。
    東西兩際海,巨細難悉究。
    山經及地志,茫昧非受授。
    團辭試提挈,掛一念萬漏。

    寫山

    38 《岳陽樓別竇司直》 唐·韓愈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潴為七百里,吞納各殊狀。
    自古澄不清,環混無歸向。

    39 《薦士(薦孟郊于鄭馀慶也)》 唐·韓愈

    周詩三百篇,雅麗理訓誥。
    曾經圣人手,議論安敢到。
    五言出漢時,蘇李首更號。
    東都漸瀰漫,派別百川導。

    40 《送無本師歸范陽(賈島初為浮屠,名無本)》 唐·韓愈

    無本于為文,身大不及膽。
    吾嘗示之難,勇往無不敢。
    蛟龍弄角牙,造次欲手攬。
    眾鬼囚大幽,下覷襲玄窞。

    * 關于空注的詩詞 描寫空注的詩詞 帶有空注的詩詞 包含空注的古詩詞(3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