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空傳的詩詞(2384首)

    721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722 《靜林精舍》 唐·靈一

    靜林溪路遠,蕭帝有遺蹤。
    水擊羅浮磬,山鳴于闐鐘。
    燈傳三世火,樹老萬株松。
    無數煙霞色,空聞昔臥龍。

    723 《歸山作》 唐·護國

    喧靜各有路,偶隨心所安。
    縱然在朝市,終不忘林巒。
    四皓將拂衣,二疏能掛冠。
    窗前隱逸傳,每日三時看。

    724 《贈李中丞洪一首》 唐·皎然

    深沈閫外略,奕世當榮寄。
    地裂大將封,家傳介珪瑞。
    至今漳河俗,猶受仁人賜。
    公初鎮惟邢,決勝無精兵。

    725 《冬日遙和盧使君幼平、綦毋居士游法華寺高頂臨湖亭》 唐·皎然

    仁坊標絕境,廉守躡高蹤。
    天曉才分剎,風傳欲盡鐘。
    城中歸路遠,湖上碧山重。
    水照千花界,云開七葉峰。
    寒芳艾綬滿,空翠白綸濃。
    逸韻知難繼,佳游恨不逢。
    仍聞撫禪石,為我久從容。

    726 《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四十三韻》 唐·皎然

    萬慮皆可遺,愛山情不易。
    自從東溪住,始與人群隔。
    應物非宿心,遺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淪景事金液。

    727 《晚冬廢溪東寺懷李司直縱》 唐·皎然

    廢溪無人跡,益見離思深。
    歸來始昨日,恍惚驚歲陰。
    清想屬遙夜,圓景當空林。
    宿昔月未改,何如故人心。

    728 《春日和盧使君幼平開元寺聽妙奘上人講》 唐·皎然

    仁圣垂文在,虛空日月懸。
    陵遲追哲匠,宗旨發幽詮。
    法受諸侯請,心教四子傳。
    春生雪山草,香下棘林天。
    顧我從今日,聞經悟宿緣。
    涼山萬里去,應為教猶偏。

    729 《述祖德贈湖上諸沈》 唐·皎然

    我祖文章有盛名,千年海內重嘉聲。
    雪飛梁苑操奇賦,春發池塘得佳句。
    世業相承及我身,風流自謂過時人。

    730 《仙女臺(得仙字)》 唐·皎然

    寂寂舊桑田,誰家女得仙。
    應無雞犬在,空有子孫傳。
    古木花猶發,荒臺路未遷。
    暮來云一片,疑是欲歸年。

    731 《南池雜詠五首·水月》 唐·皎然

    夜夜池上觀,禪身坐月邊。
    虛無色可取,皎潔意難傳。
    若向空心了,長如影正圓。

    732 《哭吳縣房聳明府》 唐·皎然

    仁人邁厚德,可謂名實全。
    撫跡若疏曠,會心極精研。
    履危節詎屈,著論識不偏。
    恨以榮級淺,嘉猷未及宣。

    733 《仙女臺(得仙字)》 唐·皎然

    寂寂舊桑田,誰家女得仙。
    應無雞犬在,空有子孫傳。
    古木花猶發,荒臺路未遷。
    暮來云一片,疑是欲歸年。

    初中古詩秋天游歷寫景地名

    734 《南池雜詠五首·水月》 唐·皎然

    夜夜池上觀,禪身坐月邊。
    虛無色可取,皎潔意難傳。
    若向空心了,長如影正圓。

    735 《哭吳縣房聳明府》 唐·皎然

    仁人邁厚德,可謂名實全。
    撫跡若疏曠,會心極精研。
    履危節詎屈,著論識不偏。
    恨以榮級淺,嘉猷未及宣。

    736 《戛銅碗為龍吟歌》 唐·皎然

    逸僧戛碗為龍吟,世上未曾聞此音。
    一從太尉房公賞,遂使秦人傳至今。
    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

    送別

    737 《禁中法會應制》 唐·廣宣

    天上萬年枝,人間不可窺。
    道場三教會,心地百王期。
    侍讀沾恩早,傳香駐日遲。
    在筵還向道,通籍許言詩。
    空愧陪仙列,何階答圣慈。
    從今精至理,長愿契無為。

    738 《送僧歸舊山》 唐·棲白

    談空與破邪,獻壽復榮家。
    白日得何偈,青天落幾花。
    傳燈皆有分,化俗獨無涯。
    卻入中峰寺,還知有聚沙。

    739 《端午》 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節抒懷

    740 《哭靈一上人》 唐·貫休

    一公何不在,空有遠公名。
    共說岑山路,今時不可行。
    舊房松更老,新塔草初生。
    經論傳緇侶,文章遍墨卿。
    禪林枝干折,法宇棟梁傾。
    誰俊修僧史,應知傳已成。

    * 關于空傳的詩詞 描寫空傳的詩詞 帶有空傳的詩詞 包含空傳的古詩詞(238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