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穴道的詩詞(359首)

    261 《壬辰三月二十一日讀李翰林墓銘云以任俠為事》 宋·王令

    嗟吾為顓蒙,木樸無所思。
    成童始就學,數歲通書詩。
    十五尚意氣,自待固不卑。
    嘗為富貴易,有如涂上泥。

    262 《寄滿居中衡父》 宋·王令

    前會去莫追,後見來無期。
    別嘆後見難,悔恨前會稀。
    惟吾衡父兄,金純玉光輝。
    裁磨殺圭角,不與瓦礫齊。

    263 《寄題杭州通判胡學士官居詩四首·月巖齋》 宋·文同

    月為太陰精,石亦月之類。
    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異。
    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
    既名物乃人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沒。

    264 《黃秀才北郊書堂》 宋·文同

    吾邑固僻陋,巉巉合群山。
    茍無賢者居,孰能營幽閑。
    黃子治北郊,勝絕收其間。
    長溪斷谷口,囂嘩隔塵阛。

    265 《施公潭》 宋·文同

    盤巖復轉溪,磴道入云微。
    斷巘雙屏立,垂泉一劍飛。
    浮空交彩翠,濺遠亂珠璣。
    啼穴饑鼯出,翹灘宿鷺歸。
    寒光清徹骨,晚氣潤沾衣。
    東谷牛羊下,搖鞭去夕暉。

    266 《恭和御制賜史浩古詩》 宋·周必大

    粵從三代還,歲月過千{左礻右冀}。
    時豈無賢君,道未契寰旨。
    煌煌唐太宗,勛業在所喜。
    寇攘既掃除,蠻貊畢至止。

    267 《西湖大醉走筆百韻》 宋·白玉蟾

    廼先天皇君,萬有七千祀。
    迄彼大庭時,對於葛天氏。
    邈計幾何年,是生余小子。
    上清太極公,造道窮天髓。

    268 《開梅山》 宋·晁補之

    開梅山,梅山開自熙寧之五年。
    其初連峰上參天,巒崖盤崄閡群蠻。
    南北之帝鑿混元,此山不圯藏云煙。
    躋攀鳥道出薈蔚,下視蛇脊相夤緣。

    269 《和關承議彥遠水樂》 宋·晁補之

    上盆五尺高,下盆二尺廣。
    咿呦蟻穴間,飛瀑一線響。
    關侯初為此,避世挹蕭爽。
    晁子亦欣然,閉戶穿瓦盎。

    270 《胡戢秀才效歐陽公集古作琬琰堂》 宋·晁補之

    君不見廬陵公,往為學士修書日。
    詔畀千金訪遺逸,遺文逸字往往出。
    故都易姓幾兵火,量臀鼎腹細詰詘。
    道人岣嶁空有聞。

    271 《出都寄二蘇》 宋·毛滂

    近年好語開蹙額,廊廟主人還稷契。
    諸葛亮公彙進民所懷,械必提之右乃挈。
    善隨類舉皆可觀,

    272 《湖陰曲》 宋·蘇轍

    老虎穴中臥,獵夫不敢窺。
    驊騮服箱驂盜驪,巡城三匝漫不知。
    帳中晝夢日繞壁,驚起知是黃須兒。
    馬鞭七寶留道左,猛士徘徊不能過。
    遺矢如冰去已遙,明日神兵下赤霄。
    荒城至今人不住,孤兔驚走風蕭蕭。

    273 《大理徐寺丞元榆知越州諸暨縣》 宋·楊億

    子山詞賦動南朝,近佐名卿掌玉條。
    治邑還持塵尾柄,攜家便泛木蘭橈。
    謝塘春晝偏多思,潘鬢秋風苦未凋。
    種秫公田供酩酊,彈琴官舍助逍遙。
    去程千里隨實雁,宿館三更聽落潮。
    聞道臨安有仙穴,莫拋印綬採芝苗。

    274 《建溪十詠其一武夷山》 宋·楊億

    靈岳標真牒,孤峰入紫氛。
    藤蘿暗仙穴,猿鳥駭人群。
    古道千年在,懸流萬壑分。
    漢壇秋蘚駁,誰祀武夷君。

    275 《靈岳》 宋·楊億

    靈岳標真牒,孤峰入紫氛。
    藤蘿暗仙穴,猿鳥駭人群。
    白道千年在,縣流萬壑分。
    漢壇秋蘚駁,曾祀武夷君。

    276 《昔游詩》 宋·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曉入幽谷。
    欲識所坐輿,橫版掛兩竹。
    狀如秋千垂,高下不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277 《昔游詩 其十一》 宋·姜夔

    昔游衡山上,未曉入幽谷。
    欲識所坐輿,橫版掛兩竹。
    狀如秋千垂,高下不傾覆。
    登山九千丈,中道多佛屋。

    278 《古意》 宋·李呂

    鴟鸮嘲鳳凰,飛鳴競啾啾。
    鳳兮問彼鸮,見憎何因由。
    我居在丹穴,下瑞暫來游。
    梧桐與竹實,食息無外求。

    279 《酬令裕見寄之什》 宋·李呂

    伯才不鼓琴,良為知音撤。
    淵明琴無弦,荊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280 《同翁士特李似表謁巽伯少卿因作醉歌》 宋·劉子翚

    翁劉異氏居同里,奕葉論交今久矣。
    隴西京兆實姻連,我既識翁因識李。
    巽卿自洛始遷閩,寄食僧房仍密邇。
    盍簪雅好有新舊,傾蓋高情無彼此。

    * 關于穴道的詩詞 描寫穴道的詩詞 帶有穴道的詩詞 包含穴道的古詩詞(3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