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移并的詩詞(313首)
22
《元修菜(并敘)》 宋·蘇軾
菜之美者,有吾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見,當復云吾家菜耶?因謂之元修菜。
余去鄉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適自蜀來,見余于黃,乃作是詩,使歸致其子,而種之東坡之下云。
23
《岐亭五首(并敘)》 宋·蘇軾
元豐三年正月,余始謫黃州。
至岐亭北二十五里山上,有白馬青蓋來迎者,則余故人陳慥季常也,為留五日,賦詩一篇而去。
明年正月,復往見之,季常使人勞余于中途。
余久不殺,恐季常之為余殺也,則以前韻作詩,為殺戒以遺季常。
24
《王中父哀詞(并敘)》 宋·蘇軾
仁宗朝以制策登科者十五人,軾忝冒時,尚有富彥國、張安道、錢子飛、吳長文、夏公酉、陳令舉、錢醇老、王中父并軾與家弟轍,九人存焉。
其后十有五年,哭中父于密州,作詩吊之,則子飛、長文、令舉歿矣。
又八年,軾自黃州量移汝海,與中父之子沇之相遇于京口,相持而泣,則十五人者獨三人存耳,蓋安道及軾與家弟而已,嗚呼悲夫。
乃復次前韻,以遺沇之,時沇之亦以罪謫,家于錢塘云。
34
《次韻吳興李行中秀才見寄并求醉眠亭詩二首》 宋·蘇轍
才堪簿領更無余,贏得十年閑讀書。
寵辱何須身自試,窮愁不待酒驅除。
故人歸去無消息,佳句新來屢卷舒。
前日使君今在此,不妨時復置雙魚。
〈李公擇自吳興移齊南。
〉
35
《和李誠之待制燕別西湖〈并敘〉》 宋·蘇轍
熙寧六年九月,天章閣待制李公,自登州來守此邦。
愛其山川泉石之勝,怡然有久留之意。
此邦之人,安公之惠,亦欲公之久于此也。
然自其始至,而民知其方將復用,懼其不能久矣。
36
《逍遙堂會宿二首〈并引〉》 宋·蘇轍
轍幼従子瞻讀書,未嘗一日相舍。
既壯,將游宦四方,讀韋蘇州詩,至“安知風雨夜,復此對床眠”,惻然感之,乃相約早退為閑居之樂。
故子瞻始為鳳翔幕府,留詩為別曰:“夜雨何時聽蕭瑟。
”其后子瞻通守余杭,復移守膠西,而轍滯留于淮陽、濟南,不見者七年。
* 關于移并的詩詞 描寫移并的詩詞 帶有移并的詩詞 包含移并的古詩詞(31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