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移住的詩詞(18首)

    1 《余將赴文登,過廣陵,而擇老移住石塔,相送》 宋·蘇軾

    竹西失卻上方老,石塔還逢惠照師。
    我亦化身東海去,姓名莫遣世人知。

    2 移住別居》 唐·盧殷

    自到西川住,唯君別有情。
    常逢對門遠,又隔一重城。

    3 移住別居》 唐·盧殷

    自到西川住,唯君別有情。
    常逢對門遠,又隔一重城。

    4 移住別友》 唐·羅隱

    自到西川住,惟君別有情。
    常逢對門遠,又隔一重城。

    5 移住中州(二首)》 明·道敷

    郭外故人屋,茅檐即水涯。
    遠灘通鷺渚,近徑借農家。
    移樹惜陰薄,開籬當日斜。
    便知循乞處,村路不妨賒。
    ¤

    6 移住中州(二首)》 明·道敷

    漫須論住后,只擬到來初。
    樹凍花從里,煙寒柳任疏。
    飯因饑烏施,偈為老農書。
    盡慕居窮谷,深村可不如。

    7 移住西門之溪上》 宋·程公許

    罷官來就湖州住,為愛雙流貫一城。
    僦屋本非嫌僻靜,開窗正要納空明。
    魚是幸要隨宜買,饘粥何妨逐漸營。
    況有雙梅供索笑,昭琴底處有虧成。

    8 《寄圓老聞欲移住他院》 宋·趙汝鐩

    妄動生於念,禪床坐不牢。
    舊窠元自好,新剎有何高。
    去住身如寄,奔馳足謾勞,挑包聞已決,應笑我忉忉。

    9 《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 宋·曾豐

    南宗要勘北機關,踏遍江湖淮浙山。
    始信廣東元有佛,打包依舊更南還。

    10 《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 宋·曾豐

    重脫袈裟掛廣州,與人說法口如流。
    放生池里魚傾耳,受戒壇前石點頭。

    11 《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 宋·曾豐

    終年盡日講楞嚴,舌自深藏口自緘。
    腳指今將舌頭去,懸知滿閣是空函。

    12 《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 宋·曾豐

    無苦那從復覓甘,堂頭與水已相諳。
    猶將達磨泉中意,更去曹溪滴里參。

    13 《瑩老自浙歸住東廣光孝移住南華五首》 宋·曾豐

    制止寺中房相硯,曹溪堂上祖師衣。
    舊家公案新拈起,兩樣機關一指歸。

    14 《從驩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贈蘇使君》 唐·沈佺期

    遇坎即乘流,西南到火洲。
    鬼門應苦夜,瘴浦不宜秋。
    歲貸胸穿老,朝飛鼻飲頭。
    死生離骨肉,榮辱間朋游。

    15 《葉汝習病目移住西山戲簡》 明·盛鳴世

    病懶因憐汝,深山且辟人。
    佛堂云共宿,僧語夜相親。
    就石分泉冷,和鐘杵藥勻。
    不知天眼里,何處著微塵。

    16 移住郭婆井官廨二絕句》 宋·程公許

    絕知家具少於車,伴我奔馳幾篋書。
    賴是官清饒暇日,忍教書冊與人疏。

    17 移住郭婆井官廨二絕句》 宋·程公許

    官居何得似僧居,著稱層樓望眼舒。
    繞檻湖光與山色,可無佳句與消除。

    18 《自衡陽移桂十馀本植零陵所住精舍》 唐·柳宗元

    謫官去南裔,清湘繞靈岳。
    晨登蒹葭岸,霜景霽紛濁。
    離披得幽桂,芳本欣盈握。
    火耕困煙燼,薪采久摧剝。

    離別

    * 關于移住的詩詞 描寫移住的詩詞 帶有移住的詩詞 包含移住的古詩詞(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