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稱遺的詩詞(384首)
222
《朱亥墓?俗謂屠兒原?》 宋·蘇軾
昔日朱公子,雄豪不可追。
今來游故國,大冢屈稱兒。
平日輕公相,千金棄若遺。
梁人不好事,名字寄當時。
魯史盜齊豹,求名誰復知。
慎無怨世俗,猶不遭仲尼。
223
《其二》 唐·李賀
奇俊無少年,日車何躃躃。
我待紆雙綬,遺我星星發。
都門賈生墓,青蠅久斷絕。
寒食搖揚天,憤景長肅殺。
皇漢十二帝,唯帝稱睿哲。
一夕信豎兒,文明永淪歇。
224
《感諷五首 其二》 唐·李賀
奇俊無少年,日車何躃躃。
我待紆雙綬,遺我星星發。
都門賈生墓,青蠅久斷絕。
寒食搖揚天,憤景長肅殺。
皇漢十二帝,唯帝稱睿哲。
一夕信豎兒,文明永淪歇。
229
《送蔡子驤用蔡子駿韻》 宋·秦觀
越絕山川遠相屬,萬壑千巖抱青綠。
臥龍一峰稱是奇,遶趾清漪如帶束。
鏡水春生鶂尾銜,稽山日暮猿聲續。
三休上與蓬萊接,登眺使人遺寵辱。
231
《游諸葛武侯書臺》 宋·陸游
沔陽道中草離離,臥龍往矣空遺祠。
當時典午稱猾賊,氣喪不敢當王師。
定軍山前寒食路,至今人祠丞相墓。
松風想像梁甫吟,尚憶幡然答三顧。
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世上俗錦寧辦此,高臺當日讀何書?
232
《順祀詩》 宋·宋祁
孰順其祀,明明天子。
天子謙讓,詔群臣其議。
惟章獻、章懿,遂祔先帝。
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235
《送齊殿丞監縉云軍》 宋·宋祁
幾信南風轉曙烏,殿欄歸思結丹涂。
曳朱恩借魚須笏,假節人同虎刻符。
裳綵親闈稱雅壽,弩蘭鄉縣壯前驅。
飛霜郡閣遺文麗,更得韓陵共語無。
236
《感春》 宋·張耒
淹留生白發,默默又驚春。
花房與柳萼,三見東風新。
竟日雨不止,翛翛寒著人。
擁裘坐閉閣,但與山爐親。
237
《梁父吟》 宋·張耒
豪俊昔未遇,白日無光輝。
隆中臥龍客,長嘯視群兒。
九州英雄爭著鞭,黃星午夜照中原。
君看慷慨有心者,乃是山東高帝孫。
238
《贈張公賁》 宋·張耒
我昔為諸生,春書諫議公。
后來辱稱獎,禮數賓客同。
決科甫弱冠,年少氣如虹。
歸來陪后乘,不責醉后恭。
240
《西禪聽戴道士彈琴》 宋·黃庭堅
靈宮蒼煙蔭老柏,風吹霜空月生魄。
群鳥得巢寒夜靜,市井收聲虛室白。
少年抱琴為予來,乃是天臺桃源未歸客。
危冠匡坐如無傍,弄弦鏗鏗燈燭光。
* 關于稱遺的詩詞 描寫稱遺的詩詞 帶有稱遺的詩詞 包含稱遺的古詩詞(38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