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稱神的詩詞(642首)
441
《送楊渥赴西安主簿》 宋·蔡襄
余思去夏還甌閩,溫風赤日爭陶蒸。
舟行夜寄浙江稜,江濤洶涌來相仍。
雷電翕虩蛟螭騰,方床竹簟寒生冰。
上隴西去景色澄,青山兩向水一絙。
442
《御筆賜字詩》 宋·蔡襄
皇華使者臨清晨,手開寶軸香煤新。
沿名與字發深旨,宸毫灑落奎鉤文。
精神高遠照日月,勢力雄健生風云。
混然氣質不可寫,乃知學到非天真。
443
《謝富相公見示新詩一軸》 宋·邵雍
文章天下稱公器,詩在文章更不疏。
到性始知真氣味,入神方見妙功夫。
閑將歲月觀消長,靜把乾坤照有無。
辭比離騷更溫潤,離騷其奈少寬舒。
444
《至論吟》 宋·邵雍
民于萬物已稱珍,圣向民中更出群。
介石不疑何盡日,知幾何患未如神。
若無剛果難成善,既有精明又貴純。
禍福兆時皆有漸,不由天地只由人。
445
《擬詠懷詩 十九》 南北朝·庾信
憒憒天公曉。
精神殊乏少。
一郡催曙雞。
數處驚眠鳥。
其覺乃于于。
其憂惟悄悄。
張儀稱行薄。
管仲稱器小。
天下有情人。
居然性靈夭。
450
《西軒畫枯木怪石》 宋·蘇轍
西軒素屏開白云,婆娑老桂依霜輪。
顧兔出走蟾蜍奔,河漢卷海機石蹲。
牽牛自載倚桂根,清風颯然吹四鄰。
東坡妙思傳子孫,作詩仿佛追前人。
筆墨墮地稱奇珍,閉藏不聽落泥塵。
老人讀書眼病昏,一看落筆生精神。
451
《疑山石泉》 宋·魏野
閑翫正嚴凝,神和澹鏡澄。
至清無隱物,微暖不生冰。
派想河難雜,源疑濟是朋。
窺魚光照鶴,洗缽影搖僧。
452
《寄贈華山致仕韓見素》 宋·魏野
盡垂華發戀金門,獨乞懸車未五旬。
清世一般為隱逸,碧霄兩處應星辰。
繡衣脫下寧妨貴,錦帳眠來不稱貧。
瀟灑易添新道氣,光陰難改舊風神。
454
《邊將》 宋·曾鞏
太祖太宗能得人,長壘橫邊遮虜塵。
太傳李漢超,侍中何繼筠,二子追接吳與孫,鎮齊撫棣功業均。
卓哉祖宗信英特,明如秋泉斷如石。
455
《擬上張丞相》 宋·黃公度
五閏干戈極,炎暉歷數新。
析圭綿六服,卜鼎邁千春。
哀痛朝奸稔,夤緣國步屯。
近畿橫彗孛,嚴禁失鉤陳。
456
《賀吳守被召》 宋·李呂
吳公骨秀如天人,胸襟落落旨經綸。
少年固已富家學,筮仕聊稱梅子真。
挽弓驏馬特余事,智勇未減飛將軍。
向者長汀初擁節,寇攘聚集驚鄉付。
457
《次韻方學士萬卷樓》 宋·劉子翚
淵然推量德為循,酷愛收書定可人。
劉向討論稱好古,退之學問美藏身。
箕裘有子能傳業,俎豆於今嘆不辰。
我亦平生識傳癖,可憐朱墨費精神。
460
《奔月卮歌》 元·楊維楨
神犀然光射方諸,海水拆裂雙明珠。
大珠飛上玉免臼,小珠亦奔銀蟾蜍。
千年太陰煉成魄,豈識妖■吞啖卮?刳胎乃墮歡伯計,玉斧椎開桃扇核。
茅山外史海上來,拾得海月稱奇哉。
* 關于稱神的詩詞 描寫稱神的詩詞 帶有稱神的詩詞 包含稱神的古詩詞(64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