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稱奇的詩詞(420首)

    121 《滿江紅》 宋·石孝友

    分景亭前,梅紅糝、柳金誰粟。
    芳意鬧,燒燈初過,墜萱才六。
    此日悔康歌別駕,當年神降生崧岳。
    看邦人,稱壽霧凝香,杯叢玉。

    122 《木蘭花慢(和野渡賦菊)》 宋·衛宗武

    聚林園芳景,盡輸韓圃陶籬。
    任雨虐風饕,露凝霜壓,叢木離披。
    正色幽香不減,與冬蘭、并秀結心知。
    天賦花中名節,不教桃李同時。

    123 《摸魚兒(壽虛谷)》 宋·陳著

    竹洲西、有人如玉,南柯一覺歸早。
    青山綠水亭軒舊。
    猶有未荒花草。
    誰信道。

    124 《摸魚兒(壽虛谷)》 宋·陳著

    竹洲西、有人如玉,南柯一覺歸早。
    青山綠水亭軒舊。
    猶有未荒花草。
    誰信道。

    125 《樂語》 宋·王義山

    ◎壽崇節致語隆興府
    萬年介壽,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寵周臣之宴。
    頌聲交作,協氣橫流。
    與天同心,為民立命。

    126 《沁園春(壽何逢原北堂)》 宋·何夢桂

    孔蓋D74B旌,月佩云裳,人間女仙。
    問韶光九十,何如今待,明朝最處,好是明年。
    戲舞稱觴,一堂家慶,眼見兒孫曾又玄。
    奇絕處,看菱花白發,不改朱顏。

    127 《醉蓬萊》 宋·仲殊

    望金華真界,寶婺星垣,瑞符玄動。
    羽葆來游,有八鸞環擁。
    日在龍房,下弦平月,見崧岳生申。
    天上三奇,人間五福,一齊景寵。

    128 《醉蓬萊》 宋·仲殊

    望金華真界,寶婺星垣,瑞符玄動。
    羽葆來游,有八鸞環擁。
    日在龍房,下弦平月,見崧岳生申。
    天上三奇,人間五福,一齊景寵。

    題畫組詩

    129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蜀道登天。
    望峨眉橫絕,石棧相連。
    西來當鳥道,逆浪俯回川。
    狷與鶴,莫攀緣。

    地名思念友情

    130 《瑞鶴仙(壽葉路鈐)》 宋·王邁

    芳菲春二月。
    正軟紅塵里,踏青時節。
    山川孕人杰。
    好赤城丹洞,豐姿奇絕。

    131 《齊天樂(賀人入贅)》 宋·哀長吉

    青鸞海上傳芳信。
    藍田路入仙境。
    萬卷書傳,六奇計運,冰玉炯然清潤。
    帷褰鳳錦。

    132 《驀山溪(早春壽京尹)》 宋·傅自得

    洪鈞轉處,都在薰陶內。
    瑞世得奇才,贊化工,協調和氣。
    雄詞健筆,談笑斡千鈞,余閑手,尹王畿,治行稱尤異。
    雍容儒雅,早合登高位。

    133 《懷古兼吊侯朝宗》 清·吳偉業

    河洛風塵萬里昏,百年心事向夷門。
    氣傾市俠收奇用,策動宮娥報舊恩。
    多見攝衣稱上客,幾人刎頸送王孫。
    死生終負侯贏諾,欲滴椒漿淚滿樽。

    婉約孤獨相思

    134 《傷仲永》 宋·王安石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
    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
    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
    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

    初中文言文學習哲理故事

    135 《張衡傳》 兩漢·范曄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
    衡少善屬文,游于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
    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
    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

    高中文言文贊美寫人傳記

    136 《進學解》 唐·韓愈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
    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古文觀止勸學抒懷懷才不遇

    137 《吊古戰場文》 唐·李華

    浩浩乎,平沙無垠,夐不見人。
    河水縈帶,群山糾紛。
    黯兮慘悴,風悲日曛。
    蓬斷草枯,凜若霜晨。

    古文觀止戰爭吊古傷今憂國憂民

    138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39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140 《論貴粟疏》 兩漢·晁錯

    圣王在上,而民不凍饑者,非能耕而食之,織而衣之也,為開其資財之道也。
    故堯、禹有九年之水,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加以亡天災數年之水旱,而畜積未及者,何也?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生谷之土未盡墾,山澤之利未盡出也,游食之民未盡歸農也。
    民貧,則奸邪生。

    古文觀止議論農業策略

    * 關于稱奇的詩詞 描寫稱奇的詩詞 帶有稱奇的詩詞 包含稱奇的古詩詞(4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