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稱詠的詩詞(263首)

    81 《詠雪得光字》 宋·張嵲

    東皇攜春來,屬車載霓裳。
    回風作妙舞,雜佩鳴珠璫。
    千官玉筍班,再拜稱瑤觴。
    酒罷各分端,圭琮粲琳瑯。

    82 《自詠》 宋·張镃

    南湖老子太汗漫,第一生來懶做官。
    錢物用多常是解,權門路便不曾鑽。
    紅裙遣去如僧榻,白發梳來稱道冠。
    若沒祖財教飯飽,定應餓作壁魚乾。

    83 《桂隱紀詠·歸喜橋》 宋·張镃

    半歲吏塵役,天書教放歸。
    思量難報稱,安穩飯和衣。

    84 《承劉學錄示三山佳詠兼欲下旬仙鯉湖宿約以詩》 宋·陳宓

    藤床竹簟稱羸身,獨臥空齋絕點塵。
    更有池臺堪卻暑,一生清苦愧先人。

    85 《詠史上·伏生》 宋·陳普

    鄧氏銅錢張武金,至公終淺愛終深。
    東西兩子皆稱蹕,未饜憐兒老嫗心。

    86 《詠史上·蕭張二首》 宋·陳普

    漢高禮義入陵夷,械到蕭何更有誰。
    惟有子房云外客,不稱名字冠當時。

    87 《詠史上·荀息》 宋·陳普

    三怨盈朝積不舒,奚齊卓子釜中魚。
    區區荀叔若乳嫗,智略無稱信有余。

    88 《詠史上·伊尹》 宋·陳普

    萬物權衡在莘,孰稱社稷與君民。
    君王亦有桐宮去,寄語南巢莫怨人。

    89 《詠史下·何曾》 宋·陳普

    君親忠孝豈殊途,甲有方能罪乙無。
    座上研研稱阮籍,不知聯席是公閭。

    90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宋·方蒙仲

    最堪避世有墻東,細別薰蕕鼻觀中。
    商皓芝香真可老,陶朱銅臭敢稱公。

    91 《和劉后村梅花百詠》 宋·方蒙仲

    一從香影句名佳,嗣響才稱竹外斜。
    千古梅詩三句好,何好閣筆只看花。

    92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口稱千歲少年顏,不是天人即地仙。
    四海五湖皆遍歷,十洲一島去周遷。
    道高舉措何優劣,精彩非常語更賢。
    物理開襟通象外,未知幾許達深玄。

    9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無名蹤跡故難興,智者消詳冷似冰。
    廓落異端隨日變,乖違法度受天懲。
    機關勿使抬他謗,亮直溫和自舉升。
    好事相宗堪軌范,方言內外一般稱。

    94 《詠石得天字》 宋·宋無

    肢胍昆侖析,胚渾混沌先。
    靈分玄島峙,秀聚景云群。
    覆壓風雷窟,枝撐宇宙穿。
    崚嶒欹條霧,歷吵聲蘿煙。

    95 《程帥父朝議年八十余諸人作詩褒詠次韻一首》 宋·蘇籀

    郎潛華首寤鑾輿,連帥元戎十乘車。
    吏道薛公何必問,史才倚相妙稱書。
    雍容鳩杖朝裾偉,談笑蒲鞭法網疏。
    萬石恬侯定非晚,閩人安枕夢維魚。

    96 《詠蠟梅》 宋·王洋

    江梅已勝猶非似,此外馀芳更堪數。
    信知風格忌太高,至此從前難者語。
    世間初無字可夸,且隨顏色稱蠟花。
    醉人香味解禪定,捩眼靜佇辭紛華。
    徐熙畫花只畫神,黃筌細瑣皆帶真。
    要須別花如別畫,只恐此心難付人。

    97 《次韻何茂恭詠玉簪三絕》 宋·喻良能

    金谷墜樓人已遠,樓前首飾尚堪尋。
    誰家玉面雪肌女,淡掃蛾眉方稱簪。

    98 《和顏長官百詠·客路》 宋·朱繼芳

    俠客千金不稱求,途窮相雇問因由。
    臨分脫贈青萍劍,莫蕩人間瑣碎讎。

    99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風化可還淳。

    100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稱其美夏首獲賞果…故有此詠》 唐·張九齡

    憶昨聞佳境,駕言尋昔蹊。
    非惟初物變,亦與舊游暌。
    幽渚為君說,清晨即我攜。
    途深獨睥睨,歷險共攀躋。

    * 關于稱詠的詩詞 描寫稱詠的詩詞 帶有稱詠的詩詞 包含稱詠的古詩詞(26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