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積高的詩詞(940首)
481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485
《送僧歸護國志》 宋·祖士衡
雪中問法傳宗印,日暮裁詩變楚騷。
香積諸天修凈供,蒲茸三殿賜新袍。
夜禪錫駐青鴛剎,曉渡杯陵白露濤。
參罷虛堂惟宴坐,風松露桂海蟾高。
486
《金山寺》 元·張昱
六鰲捧出法王宮,樓閣居然積浪中。
門外鷗眠春水碧,堂前僧散夕陽紅。
楊州城郭高低樹,瓜步帆檣上下風。
人世幾回江上夢,不堪垂老送飛鴻。
487
《石門曉行》 元·方瀾
風高木葉脫,從此曉寒新。
積雨見初日,遠山如故人。
煙村一葦渡,野寺數家鄰。
獨念行藏異,沙鷗未我馴。
488
《題潘氏畫壁》 元·許恕
浮空積雪擁千鬟,山崦人家俯碧灣。
飛閣卷簾高鳥外,夕陽流水古松間。
豈無隱者攜家入?亦有仙翁采藥還。
借我高眠蘿屋里,月明風靜聽潺湲。
489
《芝云堂(吳興趙子昂篆顏)》 元·鄭元祐
仙家芝草燁五色,海日一照蒸成云。
結為樓觀霄漢上,千門萬戶春氤氳。
斑龍□騎有謫籍,云旂夜下星宮君。
忽焉墮地變為石,昆吾有刀切不得。
巖壑高深翠濤積,卿云輪囷瑤草碧,永鎮金粟仙人宅。
490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491
《破紅巾》 元·吳訥
君不見蘄黃兒,紛紛白馬張紅旗。
去年陷湖北,今年陷淮西。
遂令深山之民皆帶甲,四海澒洞含瘡痍。
堆金積玉亦何有,略地攻城徒爾為。
492
《山居和孟無涯》 明·樊鵬
秋園對曉坐,弱病苦寒侵。
楚地風霜積,江鄉草木深。
山高來牧笛,村遠送寒砧。
為問林泉事,時時酒一斟。
494
《過姚珮卿隱居》 明·葛一龍
瀨淺維舟遠,山紆引路徐。
相尋恐不見,相見喜何如。
積雪村村斷,斜陽樹樹疏。
門人供宿酒,中饋炙枯魚。
歲事將歸客,衰遲漸及予。
松聲動高閣,風葉亂殘書。
495
《飲酒》 明·李同芳
山扉悄無事,家釀復新香。
遲爾二三子,陶然醑一觴。
論心愛丘壑,炙背閱年光。
雪積冰難解,冬殘日乍長。
歲時鳥過目,身世雁隨陽。
多謝高陽伴,同來入醉鄉。
497
《古意(三首)》 明·劉璟
昨夜起觀星,北斗懸中天。
牛女隔河漢,跬步不得前。
東方有一士,被褐露兩肩。
積雪寒蓬廬,中心常泰然。
高歌商頌篇,激烈浮云旋。
士心亦何求,長為知者憐。
¤
498
《張公洞》 明·陸師道
女媧補天馀碨壘,積之厚地藏精靈。
五色久甗真宰怒,地莫敢愛開雷霆。
光通覆盂徹深杳,竇啟寶櫝窺晶熒。
入門下視氣莫測,但見島嶼浮滄溟。
499
《贈梁五兄》 明·陸之裘
太常畫品稱絕俗,海外皆傳夏公竹。
房櫳有女十五人,蘭佩云鬟總如玉。
夫人賢德婦中英,伯夏乃是夫人生。
尚寶當年閱諸女,獨指伯夏勞經營。
500
《從軍行(八首·并序)》 明·羅頎
獨行越荒溪,尸積溪流丹。
四郊何蕭條,慘戚秋日寒。
回顧望修途,妻風集高巒。
掩淚自流涕,哀郁傷朱顏。
悲哉《城南》詩,古今同所嘆。
¤
* 關于積高的詩詞 描寫積高的詩詞 帶有積高的詩詞 包含積高的古詩詞(9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