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積雨生的詩詞(398首)

    121 《晚春》 宋·張耒

    積雨桃李暗,西園已晚春。
    平池花照影,深樹鳥窺人。
    飛近燕知主,青分柳過鄰。
    浮生似群動,聊復共欣欣。

    122 《不出偶成二首》 宋·張耒

    結茅亭下小池新,積雨通溝滟晚春。
    風掠塵埃出明鏡,影吞林木臥青云。
    泥中蘋藻生無數,江上鵁鶄坐得聞。
    太液漸臺深斗極,乘閑杖履得相親。

    123 《七月六日二首》 宋·張耒

    積雨空階生綠衣,幽幽點點弄秋姿。
    黃昏樓角看新月,還是去年牛女時。

    124 《贈馬十二全玉沿檄過楚頃刻而別》 宋·張耒

    我離海邊方季夏,子時別我西亭下。
    是時積雨河水深,卻看孤舟放清夜。
    爾來忽忽冬已闌,歲晚荒涼學官舍。
    那知復與子攜手,猶能頃刻聽清話。

    125 《至安化驛先寄淮陽故人》 宋·張耒

    蕭條安化驛,倦客思悠哉。
    積水連天闊,青山送客來。
    疏籬風卷葉,敗屋雨生苔。
    寄語淮陽舊,人今放逐回。

    126 《發安州作》 宋·張耒

    積雨陂塘秀,南風蒿艾肥。
    烏犍立橫隴,白鳥下深畦。
    云木叫杜宇,曉林啼竹雞。
    平生倦游興,賴有濁醪攜。

    127 《乍晴二首》 宋·張耒

    洗來桐葉晚青青,積雨闌干暗菌生。
    墻角半傾苔暈合,蕭蕭風草一蛩鳴。

    128 《得滕岳陽書大夸湖山之美郡署懷物甚野其意有》 宋·歐陽修

    峭巘孤城倚,平湖遠浪來。
    萬尋迷島嶼,百仞起樓臺。
    太守憑軒處,群賓奉笏陪。
    清霜薦丹橘,積雨過黃梅。

    129 《贈朱山人》 明·高啟

    老來嫌眾累,依澗獨開房。
    積雨苔生桁,回風葉滿床。
    學僧持凈律,避客錄奇方。
    若問塵中事,無聞不是忘。

    130 《晴登北城》 宋·文同

    積雨已逾月,久妨于此行。
    云山勞夢想,風日幸晴明。
    常愛往來處,盡皆苔蘚生。
    一壕新草木,強半不知名。

    131 《送沈世德撫干還朝》 宋·周必大

    元戎已趣曹裝覲,上客難教儉幕留。
    積雨半篙生別浦,清風十幅送歸舟。
    槐庭袞繡行虞侍,蕓閣鉛黃待校讎。
    池有游鱗云有雁,尺書能寄故人不。

    132 《中秋夜八絕》 宋·蘇轍

    長空開積雨,清夜流明月。
    看盡上樓人,油然就西沒。
    誰遣常時月,偏従此夜明。
    暗添珠百倍,潛感兔多生。

    133 《次韻子瞻游甘露寺》 宋·蘇轍

    去國日已遠,涉江歲將闌。
    東南富山水,跬步留清歡。
    遷延廢行邁,忽忘身在官。
    清晨涉甘露,乘高棄征鞍。

    134 《病中放言五首》 宋·韓元吉

    寓意平生止墨卿,轉喉無奈觸錢神。
    敢將名利期當世,直欲文章似古人。
    積雨尚添門外轍,顛風不掃甑間塵。
    倦游儻有凌云賦,肯為黃金巧致身。

    135 《次韻趙積中慈湖即事》 宋·王之道

    江南七月旱不雨,捲地風霾翳寰宇。
    夷門先生有底忙,車馬東游亦良苦。

    136 《次韻趙積中慈湖即事》 宋·王之道

    山色湖光過雨清,江邊歸騎凈無塵。
    先生有酒快吾取,相逢少見如斯人。

    137 《和呂子梅題陳倅窗前新栽竹二首》 宋·王之道

    自是清陰能借潤,不應積雨尚流寒。
    先生端的磻溪裔,乞與滄溟作釣竿。

    138 《送浮屠善慧東游》 宋·王之道

    西去方祈谷,東來適佩萸。
    凄風梧脫葉,積雨稻生蚨。
    詩骨寒巖木,禪心古廟爐。
    莫將明月句,容易謁姑蘇。

    139 《題噔上人頤庵》 宋·王之道

    我生困語言,老大猶棲遲。
    咄哉一言失,雖悔何能追。
    常欲說向人,到口還忸怩。
    不如靜中坐,此理吾所知。

    140 《渡江遣懷》 明·劉基

    東風吹滄江,白日照花柳。
    山川半顯晦,積雨晴未久。
    青陽好氣候,群物競苞剖。
    農夫荷鋤犁,各自登隴畝。

    * 關于積雨生的詩詞 描寫積雨生的詩詞 帶有積雨生的詩詞 包含積雨生的古詩詞(39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