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積雨庭的詩詞(107首)

    21 《萱草》 唐·李咸用

    芳草比君子,詩人情有由。
    只應憐雅態,未必解忘憂。
    積雨莎庭小,微風蘚砌幽。
    莫言開太晚,猶勝菊花秋。

    22 《滿庭芳(酬徐守)》 宋·洪適

    風攪花間,雨慳柳下,人人懶拂愁眉。
    年荒省事,投轄井中稀。
    架上舞衣塵積,弦索斷、箏雁差池。
    南柯夢,轉頭陳跡,饑鼠穴空彝。

    23 《賀新郎(用韻題趙晉臣敷文積翠巖、余欲令筑陂於其前)》 宋·辛棄疾

    拄杖重來約。
    對東風、洞庭張樂,滿空簫勺。
    巨海撥犀頭角出,來向此山高閣。
    尚兩兩、三三前卻。

    24 《賦幽慵齋》 元·高明

    閉門春草長,荒庭積雨余。
    青苔無人掃,永日謝軒車。
    清風忽南來,吹墮幾上書。
    夢覺聞啼鳥,云山滿吾廬。
    安得嵇中散,尊酒相與娛。

    25 《醉臥蘇汝載積翠園晨起放筆呈汝載》 明·韓上桂

    偶來辟彊園,游戲竹林下。
    云物遞清新,花水低相亞。
    野樹蓋中庭,余陰蔭比舍。
    礙日構飛楹,攢云拱朱榭。

    26 《甘露寺》 宋·蘇軾

    江山豈不好,獨游情易闌。
    但有相攜人,何必素所歡。
    我欲訪甘露,當途無閑官。
    二子舊不識,欣然肯聯鞍。

    27 《京師廢宅》 宋·張耒

    當道朱門白晝扃,高堂歌吹久無聲。
    古窗積雨昏殘畫,朽樹經陰長寄生。
    問下老人時灑掃,舊時來客嘆平生。
    艷姬驕馬知何處,獨有庭花春正榮。

    28 《叔平少師去後會老堂獨坐偶成》 宋·歐陽修

    積雨荒庭遍綠苔,西堂瀟灑為誰開。
    愛酒少師花落去,彈琴道士月明來。
    雞啼日午衡門靜,鶴淚風清晝夢回。
    野老但欣南畝伴,豈知名籍在蓬萊。

    29 《聽羅訐事話太湖洞庭之景因賦十韻》 宋·王禹偁

    思純十日水鄉游,歸見同年說不休。
    湖闊盡疑吞澤國,洞深皆道徹宣州。
    杉松自宿千年鶴,橘柚堪輕萬戶侯。
    銷夏古灣長積雪,隔帆危柱幾經秋。

    30 《送沈世德撫干還朝》 宋·周必大

    元戎已趣曹裝覲,上客難教儉幕留。
    積雨半篙生別浦,清風十幅送歸舟。
    槐庭袞繡行虞侍,蕓閣鉛黃待校讎。
    池有游鱗云有雁,尺書能寄故人不。

    31 《中秋夜八絕》 宋·蘇轍

    長空開積雨,清夜流明月。
    看盡上樓人,油然就西沒。
    誰遣常時月,偏従此夜明。
    暗添珠百倍,潛感兔多生。

    32 《題噔上人頤庵》 宋·王之道

    我生困語言,老大猶棲遲。
    咄哉一言失,雖悔何能追。
    常欲說向人,到口還忸怩。
    不如靜中坐,此理吾所知。

    33 《遣興(二首)》 明·劉基

    積雨兼數旬,天氣涼有余。
    青苔交戶庭,始覺人跡疏。
    地主多閑園,可以種我蔬。
    兒童四五人,蔓草相與鋤。
    既倦則歸休,臥閱床上書。
    無事且為樂,何者為名譽。
    ¤

    34 《夏夕雨霽》 宋·宋庠

    積晦連空卷,繁蒸此夜收。
    峰催云去夏,珪伴月迎秋。
    樹老殘煙入,庭虛爽氣留。
    長康惟半黠,孤詠費冥搜。

    35 《次韻送季直弟入越》 宋·喻良能

    積雨新晴耳目醒,長階柳色靜閒庭。
    已看桃萼胭脂濕,未有楊花雪片零。
    客路汝應懷稚子,家居吾亦念樵青。
    須知兩地無百里,不用陽關腸斷聽。

    36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37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38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39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40 《柳毅傳》 唐·李朝威

    儀鳳中,有儒生柳毅者,應舉下第,將還湘濱。
    念鄉人有客于涇陽者,遂往告別。
    至六七里,鳥起馬驚,疾逸道左。
    又六七里,乃止。

    高中文言文愛情神話故事

    * 關于積雨庭的詩詞 描寫積雨庭的詩詞 帶有積雨庭的詩詞 包含積雨庭的古詩詞(10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