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積心的詩詞(1000首)

    861 《為徐太初友人陳府判賦梅居餞行》 宋·衛宗武

    青鞋不踏孤山路,辜負逋花今幾度。
    那知別有姑射居,眾謂孤山未必如。
    夙昔名傳尤愿見,渴想此仙難覿面。
    朋來滿口譽風神,儼若眼底逢佳人。

    862 《用弟觀韻二首》 宋·陳著

    粉兒乳子等蓬麻,書種精神見始啞。
    自分閒居培玉樹,無心勞役讖金沙。
    如龍當有騰高日,何恙能侵積慶家。
    乳哺薄乖隨勿藥,番成點浪□涂鴉。

    863 《用前人代二子用前韻來謝韻》 宋·陳著

    蒼蒼本無為,烏兔爭飛馳。
    今日為何日,誰叩和與羲。
    舉目萬感集,秋風黍離離。
    人生能幾何,夢境蛛營絲。

    864 《挽舒亦山少母鄒氏》 宋·陳著

    我與亦山連,因聞少母賢。
    順柔知自分,勤檢樂吾便。
    心積兒孫福,家修香火緣。
    平生庶無憾,此去坐青蓮。

    865 《和楊鐵庵送子監鎮之任韻五首》 宋·姚勉

    君家遺子籝,只在一卷書。
    四世續科第,積善慶有余。
    乃翁一片心,秋月行太虛。
    宜哉有是子,大似回不愚。

    866 《侄阿鐘覓字與詩》 宋·姚勉

    阿鐘五歲已大奇,從我覓字與覓詩。
    栗梨不愛愛紙筆,此意豈是尋常兒。
    吟詩寫字非難事,字畫是心詩是志。
    器量充周志氣宏,勁筆雄辭皆極致。

    867 《送高錄參美任》 宋·姚勉

    高安之民椎且質,空蒙惡聲頭上筆。
    獨惟猾吏可怕人,架鷹騰霄柙虎出。
    貪官乞錢吏手中,庸官仰筆描吏容。
    獄情黯菼直為曲,雖欲辨雪何由從。

    868 《西興》 宋·陳允平

    西興潮半落,漁浦日初昏。
    岳面云收腳,沙頭浪積痕。
    樓鐘鳴野寺,船鼓入江村。
    回首長安路,歸心幾斷魂。

    869 《呈大帥侍郎陽巖洪先生》 宋·蒲壽宬

    猗桐擢新翠,況此當春陽。
    靈鳳何高翔,豈不懷朝光。
    積陰既去屏,先鳴詎能忘。
    腐草倏已化,破柱安所藏。

    870 《偕仲退周南翁登曲島山分韻得曲字》 宋·黎廷瑞

    吳子精悍錦滿腹,周郎英妙人如玉。
    凌晨樽酒惜分攜,飛鞚聯翩相趁逐。
    積雨新晴馬氣驕,振鬣長鳴踏平陸。
    村南村北楓葉赤,高田低田麥苗綠。

    871 《晚立接泥渡邊》 宋·董嗣杲

    逍遙行樂立西風,多聽秋聲耳欲聾。
    供世難分心力異,浮家易感古今同。
    小花糝渡遺晴蓼,碎葉填津積冷楓。
    博望有槎撐不去,岸頭橫臥樹心空。

    872 《泊蘄州城下晚思》 宋·董嗣杲

    日落烏雀下,笛聲起譙樓。
    舟泊倦欹枕,枕此秋江頭。
    寸心積萬思,浪寄非久留。
    斬新雉堞壯,環塹柳影稠。

    873 《寄彭澤陳明府》 宋·董嗣杲

    田頭遇白叟,爭說長官清。
    決訟如轉燭,往往得其情。
    高風古靈派,惠澤流花城。
    荷鍤遍阡陌,咸樂及時耕。

    874 《酒邊寫興別陳石泉》 宋·董嗣杲

    強求斗升祿,三年困山城。
    覉棲不敢恨,眼為溪山明。
    上借臺府寬,下遂吟嘯情。
    束裝待航歸,積霖咽秋聲。

    875 《聞雁有感》 宋·董嗣杲

    雁聲入泬寥,節節傳哀音。
    哀音不可聽,聽之感中襟。
    客從遠方來,幽憂久攢心。
    始為饑寒謀,今無可棲林。

    876 《酒邊憶去年苦病》 宋·董嗣杲

    發誓游四方,言歸多自責。
    秋高風浪險,懷家萬山隔。
    江北與江西,夢寐困行役。
    去年病褵褷,客死亦何惜。

    877 《暑中訪平山坦上人》 宋·董嗣杲

    遙遙殊積入山心,勇涉湖西且解襟。
    當暑行松探古跡,追涼踏蘚入晴林。
    信知凈境無三伏,猶幸慳囊有幾金。
    白酒青衣隨所遇,此來只為此僧尋。

    878 《和黃子山韻二首》 宋·王炎

    三年凋縣積憂虞,幸脫拘囚氣始蘇。
    已愧淵明辭五斗,尚睎聱叟住三吾。
    潛心道義須加進,垂世功名莫浪圖。
    前日趨榮今斂退,看人高步上天衢。

    879 《用元韻答徐幼文》 宋·王炎

    身行宦路固多虞,夢到清都厭積蘇。
    欲返初心觀易老,懶開辨口學巖吾。
    有懷擬作西征賦,無策堪陳北伐圖。
    才具如公宜潁脫,不應空谷老唐衢。

    880 《紅窗*》 元·王哲

    劉悅道,誠有力。
    平等社,識來不識。
    便是道德根源,為清靜利益。
    愿公早把良因積。
    向真道、心中尋覓。
    夸則夸,秤稈端停,且莫令點滴。

    * 關于積心的詩詞 描寫積心的詩詞 帶有積心的詩詞 包含積心的古詩詞(10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