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科第的詩詞(236首)

    101 《送虞說擢第東游》 唐·錢起

    湖山不可厭,東望有馀情。
    片玉登科后,孤舟任興行。
    月中嚴子瀨,花際楚王城。
    歲暮云皋鶴,聞天更一鳴。

    102 《送虞秀才擢第歸長沙》 唐·獨孤及

    充賦名今遂,安親事不違。
    甲科文比玉,歸路錦為衣。
    海運同鹍化,風帆若鳥飛。
    知君到三徑,松菊有光輝。

    103 《贈致仕滕庶子先輩(時及第人中最老)》 唐·劉禹錫

    朝服歸來晝錦榮,登科記上更無兄。
    壽觴每使曾孫獻,勝境長攜眾妓行。
    矍鑠據鞍時騁健,殷勤把酒尚多情。
    凌寒卻向山陰去,衣繡郎君雪里行。

    104 《送李馀及第歸蜀》 唐·姚合

    蜀山高岧峣,蜀客無平才。
    日飲錦江水,文章盈其懷。
    十年作貢賓,九年多邅回。
    春來登高科,升天得梯階。

    105 《送李馀及第歸蜀》 唐·朱慶馀

    從得高科名轉盛,亦言歸去滿城知。
    發時誰不開筵送,到處人爭與馬騎。
    劍路紅蕉明棧閣,巴村綠樹蔭神祠。
    鄉中后輩游門館,半是來求近日詩。

    106 《賀顧非熊及第其年內索文章》 唐·劉得仁

    愚為童稚時,已解念君詩。
    及得高科晚,須逢圣主知。
    花前翻有淚,鬢上卻無絲。
    從此東歸去,休為墜葉期。

    107 《送高湘及第后東歸覲叔》 唐·劉得仁

    此去幾般榮,登科鼎足名。
    無慚入南巷,高價聳東京。
    窗對嵩山碧,庭來洛水聲。
    門前桃李樹,一徑已陰成。

    宋詞三百首人生感悟

    108 《送雍陶及第歸成都寧親》 唐·賈島

    不唯詩著籍,兼又賦知名。
    議論于題稱,春秋對問精。
    半應陰騭與,全賴有司平。
    歸去峰巒眾,別來松桂生。

    109 《送人登第東歸》 唐·劉駕

    學古既到古,反求鑒者難。
    見詩未識君,疑生建安前。
    海畔豈無家,終難成故山。
    得失雖由命,世途多險艱。

    110 《送許棠及第歸宣州》 唐·李頻

    高科終自致,志業信如神。
    待得逢公道,由來合貴身。
    秋歸方覺好,舊夢始知真。
    更想青山宅,誰為后主人。

    111 《登第后寒食杏園有宴,因寄錄事宋垂文同年》 唐·皮日休

    雨洗清明萬象鮮,滿城車馬簇紅筵。
    恩榮雖得陪高會,科禁惟憂犯列仙。
    當醉不知開火日,正貧那似看花年。
    縱來恐被青娥笑,未納春風一宴錢。

    112 《寄臺州孫從事百篇(登第初授華亭尉)》 唐·方干

    圣世科名酬志業,仙州秀色助神機。
    梅真入仕提雄筆,阮瑀從軍著彩衣。
    晝寢不知山雪積,春游應趁夜潮歸。
    相思莫訝音書晚,鳥去猶須疊日飛。

    113 《送友人及第歸》 唐·張蠙

    家林滄海東,未曉日先紅。
    作貢諸蕃別,登科幾國同。
    遠聲魚呷浪,層氣蜃迎風。
    鄉俗稀攀桂,爭來問月宮。

    114 《賀同年第三人劉先輩咸辟命》 唐·殷文圭

    甲門才子鼎科人,拂地藍衫榜下新。
    脫俗文章笑鸚鵡,凌云頭角壓麒麟。
    金壺藉草溪亭晚,玉勒穿花野寺春。
    多愧受恩同闕里,不嫌師僻與顏貧。

    115 《送喻鳧及第歸陽羨》 唐·無可

    姓字載科名,無過子最榮。
    宗中初及第,江上覲難兄。
    月向波濤沒,茶連洞壑生。
    石橋高思在,且為看東坑。

    116 《聞友人駕前及第》 唐·貫休

    見心知命好,一別隔煙波。
    世亂無全士,君方掇大科。
    早隨鑾輅轉,莫戀蜀山多。
    必貢安時策,忠言奈爾何。

    117 《氐州第一(壽劉府教)》 宋·趙文

    風雨山城,天意欲雪,梅花照影清峭。
    彩燕飛春,祥麟紱旦,當日文星高照。
    天地無情,向十載、風埃吹老。
    蓋世科名,經邦事業,白衣蒼狗。

    118 《氐州第一(壽劉府教)》 宋·趙文

    風雨山城,天意欲雪,梅花照影清峭。
    彩燕飛春,祥麟紱旦,當日文星高照。
    天地無情,向十載、風埃吹老。
    蓋世科名,經邦事業,白衣蒼狗。

    119 《登第報家人》 宋·董德元

    御筆封題墨未乾,君恩重許拜金鑾。
    故鄉若問登科事,便是當初老榜官。

    120 《送鄉人尹鑒登第歸》 宋·劉沆

    少年相款老相逢,鄉舉雖同遇不同。
    我已位塵三事后,君方名列五科中。
    榮登莫計名高下,宦達須由善始終。
    若到鄉關人見問,為言歸思滿秋風。

    * 關于科第的詩詞 描寫科第的詩詞 帶有科第的詩詞 包含科第的古詩詞(23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