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科生的詩詞(513首)

    381 《送徐洞清秀才入道》 宋·葉適

    方老昔為儒,仁義自愁煎。
    決策從道士,擺落科場緣。
    神仙事茫昧,良得日高眠。
    徐生嗣其風,永謝負郭田。

    382 《再和勸學韻》 宋·鄭清之

    仕學優於服田力,公儀之家廢葵織。
    詩書為府道德林,樂在藏修洎游息。
    濃薰班馬有余香,暗摸曹劉豈難識。
    插架牙簽映隙曛,近竹蕓編侵晚色。

    383 《送二史三兄赴廷對》 宋·魏了翁

    吾家令兄弟,異氏而同氣。
    雅知義利分,不作溫飽計。
    天子龍飛春,了翁對軒陛。
    柄臣方擅朝,黨論如鼎沸。

    384 《相中別鄧該》 宋·徐照

    隔水鷓鴣鳴,一汀香草生。
    自憐為客久,誰忍送君行。
    后會期何日,歸途喜乍晴。
    它春科甲上,必欲見題名。

    385 《蕭長公來訪示以諸公詩卷謂與予游從之不久不》 宋·劉學箕

    生平不愿為傭書,亦不愿作章句儒。
    酒酣詩成吐素霓,意氣凜凜吞千夫。
    前年排云叫閶闔,出門一夜車四角。
    去年海嶠席未溫,一舸乘潮又催□。

    386 《送安少愚下第東歸》 宋·程公許

    去年游凌云,傳觀一篇書。
    問客誰所作,作者安少愚。
    少愚賓城人,萬里走東吳。
    憫俗日搶攘,正途欲芒蕪。

    387 《米元章書簡帖贊》 宋·岳珂

    論書自晉始,蓋因其風俗之清而流之于妍。
    降而六代,又以其羽尚之篤而溺之于專。
    維唐設科,身判書言。
    作成自初,歐褚爭先,

    388 《丁丑同蔣力父東歸至城詩以別之》 宋·王邁

    發軔神皋愁熱甚,解驂鄉井得涼多,半生相托左右手,一日同收甲乙科。
    老我已鋤年少習,期君共守歲寒柯。
    榮華富貴邯鄲枕,惟孝惟忠久不磨。

    389 《謝政府饋金》 宋·王邁

    大廷昔日曾空臆,時論忌人太疏直。
    名公正色力主盟,寘之甲科免居乙。
    殿廬今日忝校文,甘言如飴心所嫉。
    或者欲植桃李恩,慨然為下雌黃筆。

    390 《石孫試童子郡廣文贈之詩代賡為謝》 宋·方岳

    不緣青紫不明經,科目多慚舊兩生。
    三豕魯魚曾未學,一蝸蠻觸已爭名。
    棟梁材欲丘山重,滄海珠遺星斗明。
    未必童烏能辨此,乃翁先已荷陶成。

    391 《祭詩》 宋·方岳

    我生胡不辰,八齡失吾祖。
    今垂四十年,眉目略可睹。
    當時深根培,所望大門戶。
    岳也忝一科,遺余曾不補。

    392 《邵武宴進士致語口號》 宋·方岳

    禮樂當年魯兩生,一經科目共春城。
    數回地脈中興相,文動天象正奏名,詔墨泥香題得濕,恩袍草色坐中明。
    莫嫌老守衰遲甚,曾向慈恩頂上行。

    393 《送滕廣叔銓試》 宋·方岳

    矮屋曾分雪夜燈,相期各已上青冥。
    得官誰謂非黃甲,如我今猶祗白丁。
    別久不論清濁酒,情親或夢短長亭。
    一生科目十名上,自有君家舊典刑。

    394 《陶粹母夫人挽詩》 宋·方岳

    戴君手持黃卿辭,邀我為作陶母詩。
    婦言婦德不出梱,縱有令則繇知。
    昆山生玉草木潤,欲識其母觀其兒。
    一經科自摘髭易,五丈夫子皆環奇。

    395 《再和易后韻為前韻六首》 宋·衛宗武

    西風葉滿庭,欹枕聽鳴雨。
    凄然百感生,愁緒未易數。
    思昔詠干旌,良馬素絲組。
    今為白屋夫,低頭拜官府。
    猶喜七十公,可免差科苦。

    396 《挽王總干父知縣》 宋·衛宗武

    蜀溪名閥世為儒,祖擢巍科子亦如。
    從仕為民辭薦牘,移忠有后竟懸車。
    一生冰蘗節愈厲,兩度弦歌政可書。
    菘擬瀧碑表親墓,詎知簪笏化犁鋤。

    397 《挽張梅坦二首》 宋·陳著

    之子吾鄉秀,生來踏上風。
    蘭亭高擢穎,芹泮早稱雄。
    科第孫山秀,吟情灞雪中。
    □□□□□,□□□□□。

    398 《挽陳菊坡樞密二首》 宋·陳著

    家學淵源遠,公今德行科。
    一純光白璧,重望壓頹波。
    職業居朝久,文章八石多。
    平生何所似,霜菊在秋坡。

    399 《番陽張君叔振觀予以其家雙瑞圖俾詩之叔振大》 宋·姚勉

    堂堂忠定家,三世蘭為祥。
    父子繼科第,菲菲姓名香。
    雙英今復然,階庭煜生光。
    愿言紉佩之,百世當流芳。

    400 《侄阿鐘覓字與詩》 宋·姚勉

    阿鐘五歲已大奇,從我覓字與覓詩。
    栗梨不愛愛紙筆,此意豈是尋常兒。
    吟詩寫字非難事,字畫是心詩是志。
    器量充周志氣宏,勁筆雄辭皆極致。

    * 關于科生的詩詞 描寫科生的詩詞 帶有科生的詩詞 包含科生的古詩詞(51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