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種生的詩詞(1851首)

    961 《和子由四首 送李供備席上和李詩》 宋·蘇軾

    家聲赫奕蓋并涼,也解微吟錦瑟傍。
    擘水取魚湖起浪,引杯看劍坐生光。
    風流別后人人憶,才器歸來種種長。
    不用更貪窮事業,風騷分付與沉湘。

    962 《再次韻答完夫穆父(二公自言,先世同在西掖》 宋·蘇軾

    掖垣老吏識郎君,并轡天街兩絕塵。
    汗血固應生有種,夜光那復困無因。
    豈知西省深嚴地,也著東坡病瘦身。
    免使謫仙明月下,狂歌對影只三人。

    963 《次韻孔毅父久旱已而甚兩三首》 宋·蘇軾

    去年東坡拾瓦礫,自種黃桑三百尺。
    今年刈草蓋雪堂,日炙風吹面如墨。
    平生懶惰今始悔,老在勸農天所直。
    沛然例賜三尺雨,造物無心怳難測。

    964 《元修菜》 宋·蘇軾

    彼美君家菜,鋪田綠茸茸。
    豆莢圓且小,槐芽細而豐。
    種之秋雨余,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一一如青蟲。

    965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 宋·蘇軾

    臣聞帝武造周,已兆興王之跡;
    日符祚漢,實開受命之祥。
    非天私我有邦,惟圣乃作神主。
    仰止誕彌之慶,集於建丑之正。

    966 《贈李兕彥威秀才》 宋·蘇軾

    魏王大瓢實五石,種成濩落將安適。
    可憐公子持十牛,海上三年竟何得。
    先生少負不羈才,從軍數到單于臺。
    天山直欲三箭取,白衣將軍何人哉。

    967 《莫笑銀杯小答喬太博》 宋·蘇軾

    陶潛一縣令,獨飲仍獨醒。
    猶將公田二頃五十畝,種秫作酒不種秔。
    我今號為二千石,歲釀百石何以醉賓客。
    請君莫笑銀杯小,爾來歲旱東海窄。
    會當拂衣歸故丘,作書貸粟監河侯。
    萬斛船中著美酒,與君一生長拍浮。

    968 《過云龍山人張天驥》 宋·蘇軾

    郊原雨初足,風日清且好。
    病守亦欣然,肩輿白門道。
    荒田咽蛩蚓,村巷懸梨棗。
    下有幽人居,閉門空雀噪。

    969 《和王晉卿送梅花次韻》 宋·蘇軾

    東坡先生未歸時,自種來禽與青李。
    五年不踏江頭路,夢逐東風泛蘋芷。
    江梅山杏為誰容,獨笑依依臨野水。
    此間風物君未識,花浪翻天雪相激。
    明年我復在江湖,知君對花三嘆息。

    970 《吊徐德占并引》 宋·蘇軾

    美人種松柏,欲使低映門。
    栽培雖易長,流惡病其根。
    哀哉歲寒姿,骯臟誰與論。
    竟為明所誤,不免刀斧痕。

    971 《送宋君用游輦下》 宋·蘇軾

    暴雨漲荒溪,尺水生洪流。
    中有潑潑鯉,泛然方快游。
    安知赤日爍,沸浪生浮漚。
    石密岸狹束,鱗鬣窘若囚。

    972 《送呂希道知和州》 宋·蘇軾

    去年送君守解梁,今年送君守歷陽。
    年年送人作太守,坐受塵土堆胸腸。
    君家聯翩三將相,富貴未已今方將。
    鳳雛驥子生有種,毛骨往往傳諸郎。

    973 《答王鞏》 宋·蘇軾

    汴泗遶吾城,城堅如削鐵。
    中有李臨淮,號令肝膽裂。
    古來彭城守,未省怕惡客。
    惡客云是誰?祥符相公孫。

    974 《和王晉卿》 宋·蘇軾

    先生飲東坡,獨舞無所屬。
    當時挹明月,對影三人足。
    醉眠草棘間,蟲虺莫予毒。
    醒來送歸雁,一寄千里目。

    975 《齋日致語口號旋復陰陽,配五支於六干;誕彌》 宋·蘇軾

    媧皇得道自神仙,金母長生不計年。
    甲子會逢三朔旦,歲星行看兩周天。
    消兵漸覺腰無犢,種德方知福有田。
    彤管何人書後會,椒花椿頌一時編。

    976 《景貺履常屢有詩督叔弼季默唱和已許諾矣復以》 宋·蘇軾

    君家文律冠西京,旋筑詩壇按酒兵。
    袖手莫輕真將種,致師須得老門生。
    明朝鄭伯降誰受,昨夜條侯壁已驚。
    従此醉翁天下樂,還應一舉百觴傾。

    977 《傅堯俞濟源草堂(此詩亦載山谷集)》 宋·蘇軾

    微官共有田園興,老罷方尋隱退廬。
    栽種成陰十年事,倉黃求買萬金無。
    先生卜筑臨清濟,喬木如今似畫圖。
    鄰里亦知偏愛竹,春來相與護龍雛。

    978 《孤山二詠(并引)》 宋·蘇軾

    孤山有陳時柏二株。
    其一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為兒已見其枯矣,然堅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
    僧志詮作堂于其側,名之曰柏堂。
    堂與白公居易竹閣相連。

    979 《東坡八首(并敘)》 宋·蘇軾

    余至黃州二年,日以困匱,故人馬正卿哀余乏食,為于郡中請故營地數十畝,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為茨棘瓦礫之場,而歲又大旱,墾辟之勞,筋力殆盡。
    釋耒而嘆,乃作是詩,自愍其勤,庶幾來歲之入以忘其勞焉。
    廢壘無人顧,頹垣滿蓬蒿。

    980 《元修菜(并敘)》 宋·蘇軾

    菜之美者,有吾鄉之巢,故人巢元修嗜之,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見,當復云吾家菜耶?因謂之元修菜。
    余去鄉十有五年,思而不可得。
    元修適自蜀來,見余于黃,乃作是詩,使歸致其子,而種之東坡之下云。

    * 關于種生的詩詞 描寫種生的詩詞 帶有種生的詩詞 包含種生的古詩詞(185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