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私知的詩詞(650首)

    321 《邊軍謠》 明·陸粲

    邊軍苦,邊軍苦,自恨生身向行伍。
    月支幾斗倉底粟,一半泥沙不堪煮。
    盡將易賣辦科差,顆粒那曾入鍋釜。
    官逋私債還未足,又見散銀來糴谷。

    322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323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324 《代友贈別》 明·孫蕡

    金蘭結深契,厚愛兄弟親。
    歡娛暫相違,一日勝九春。
    如何舍我去,去逐衢路塵。
    行役冒雪霰,驅馳極宵晨。

    325 《郊游》 明·王嗣經

    禁樹青郊外,重城綠水湄。
    園林春閏月,花鳥晝晴時。
    遠岫平浮檻,清泉曲到池。
    晚紅私蛺蝶,新綠遂黃鸝。
    煙斷游絲見,風輕落絮知。
    一陂芳草色,禁得馬蹄遲。

    326 《白甿辭(五首)》 明·王廷陳

    高堂邃宇施翠帷,蘭膏明燭散朱輝。
    二八接武步舒遲,被服姣麗光陸離。
    彈箏鳴瑟商羽移,喜溢歡恣不自持。
    轉盼含嬉屬所私,累觴勸君君自知。
    主人既醉客不辭,燭滅纓絕珠履遺。
    ¤

    327 《馬湘蘭挽歌詞》 明·王稚登

    佛燈禪榻與軍持,七載空房只自知。
    試向金籠鸚鵡問,不曾私畜賣珠兒。
    蘭湯浴罷凈香熏,冉冉芳魂化彩云。
    遺蛻一坯松下土,只須成塔不須墳。
    ¤

    328 《唐嘉會妻》 明·吳鼎芳

    鳳皇失其侶,三年獨彷徨。
    豈無云中鶴,矯矯非所當。
    所居谷水西,乃在淀水陽。
    楊氏有好女,小字曰云芳。

    329 《丙午中秋與余左司王山人高記室同過張文學宅》 明·徐賁

    商飆吹秋天如藍,出戶圓月生東南。
    眾星次第斂芒角,獨有桂影垂毿毿。
    澄光無私照應遍,不間污澤兼清潭。
    冰輪軋軋上銀漢,玉龍左右駕兩驂。

    330 《出塞》 明·俞允文

    擊胡無生還,此己非不知。
    謂當棄一人,所活千萬余。
    中原有父母,奮身靡敢私。
    悠悠河陽橋,生死從此辭。

    331 《田家》 明·袁褧

    誰言田家樂,所樂亦豈常。
    耕斂稍不給,豐歉復相當。
    五月了蠶事,十月登稻粱。
    所入不償用,閑少實多忙。

    332 《太皇太后閣六首》 宋·蘇軾

    琱刻春何力,欣榮物自知。
    發生雖有象,覆載本無私。

    333 《趙既見和復次韻答之》 宋·蘇軾

    長安小吏天所放,日夜歌呼和丞相。
    豈知后世有阿瞞,(曹公自言參之后。
    )北海樽前捉私釀。
    先生未出禁酒國,詩語孤高常近謗。

    334 《大行太皇太后挽詞二首》 宋·蘇軾

    至矣吾三后,功高漢已還。
    復推元祐冠,蓋得永昭全。
    (臣嘗于經筵論奏仁宗皇帝謚日明孝:若明而不仁,則民畏而不愛;仁而不明,則民愛而不畏。
    今大行太皇太后亦兼此二德,故天下思慕,庶幾于仁宗也。

    335 《東新橋》 宋·蘇軾

    群鯨貫鐵索,背負橫空霓。
    首搖翻雪江,尾插崩云溪。
    機牙任信縮。
    漲落隨高低。

    336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 宋·蘇軾

    臣聞帝武造周,已兆興王之跡;
    日符祚漢,實開受命之祥。
    非天私我有邦,惟圣乃作神主。
    仰止誕彌之慶,集於建丑之正。

    337 《送程之邵簽判赴闕》 宋·蘇軾

    夜光不自獻,天驥良難知。
    從來一狐腋,或出五羖皮。
    賢哉江東守,收此幕中奇。
    無華豈易識,既得不自隨。

    338 《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 宋·蘇軾

    別日已苦迫,見日未可期。
    曷不惜此日,相從把酒卮。
    人生初甚樂,譬若枰上棋。
    縱橫聽汝手,聚散豈吾知。

    339 《兼并》 宋·王安石

    三代子百姓,公私無異財。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賦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奸回法有誅,勢亦無自來。

    340 《讀墨》 宋·王安石

    誰為堯舜徒,孔子而已矣。
    人皆是堯舜,未必知孔子。
    伯夷不辱身,柳下援而止。
    孔子尚有言,我則異於是。

    * 關于私知的詩詞 描寫私知的詩詞 帶有私知的詩詞 包含私知的古詩詞(65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