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禾黍的詩詞(411首)
121
《浪淘沙·雁塞說并門》 宋·裴湘
雁塞說并門。
郡枕西汾。
山形高下遠相吞。
古寺樓臺依碧嶂,煙景遙分。
晉廟鎖溪云。
簫鼓仍存。
牛羊斜日自歸村。
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
122
《題清芬閣》 宋·沈長卿
元英以隱名,名德以仕顯。
人言不同調,是說一何淺。
丈夫生世間,出處各有意。
仕以行其道,隱以求其志。
123
《出遼后(三首)》 唐·周祚
日落沙磧暗,風吹邊月昏。
遠見屯田吏,催促下軍門。
戍卒行已出,老婦代其言。
禾黍盡在野,胡馬日復繁。
持刀抽身去,豈得顧子孫。
尚聞有虎符,科積窮丘原。
萬人奮其怒,欲出舌復捫。
¤
124
《壽寧庵夜宿》 未知·袁華
偶成綽山游,西風吹落日。
大田登禾黍,高林收棗栗。
仰羨松柏姿,俯慚蒲柳質。
石縣王果崖,花雨維摩室。
125
《漁家傲·聽說娑婆無量苦》 元·梵琦
聽說娑婆無量苦。
三農望斷海天雨。
車水種苗苗不舉。
難禁暑。
被風扇作荒茅聚。
久旱掘泉唯見土。
海潮又入蒹葭浦。
南北東西皆斥鹵。
枯禾黍。
官糧更要徵民戶。
126
《鷓鴣天 秋》 元·長筌子
乍覺西風吹葛衣。
蕭蕭秋色滿華夷。
催排蕎麥花開日,點勘梧桐葉落時。
鴉噪晚,客思歸。
一川禾黍正離離。
蟬聲莫向高枝叫,切恐賓鴻苦皺
127
《騫山溪 游靈源山》 元·冀國公主
楚峰遠眺,山嵐凝芳樹。
禾黍正離離,立西風、云煙向暮。
青松瑟瑟,風送短笛聲,寒溪畔,翠微間,依約人間住。
靈源待月,襟袖涼微度。
把酒問青天,廣寒宮,知何處。
中元吟賞好,預作中秋歸興逸,欲乘鸞,
129
《董逃行》 明·貝瓊
北風破肉胡兵利,漢將驅人死胡地。
丈夫四出婦女號,長安十日城門閉。
夜入南山忍沖虎,尚勝迢迢隨捕虜。
城中有地盡蓬篙,城下何人種禾黍!
夜間董逃四面歌,卻思鄉土淚滂沱。
131
《憶昔》 宋·柴隨亨
憶昔長安都會地,草木晴輝鐘王氣。
襟帶江湖氣象雄,自是天王興復際。
春風樓閣五鳳城,玉漏聲催香霧盈。
戶外昭容鶴禁開,殿前執政鵷班行。
132
《宿遷》 明·陳蒙
古邑臨河水,昏鴉噪縣門。
四方爭集市,三戶自成村。
禾黍秋風隴,牛羊落日原。
客愁千萬種,辛苦向誰論。
133
《田園偶興》 宋·高質齋
繞檐風景接崆峒,生計年年樂歲豐。
布谷聲傳紅杏雨,□□調起綠楊風。
桑麻遠近千村里,禾黍高低一望中。
每與鄰翁相慶社,醉歌不惜酒樽空。
135
《雜詩》 宋·李復
先王急民事,分吏察垅畝。
田荒宅無毛,置法責粟布。
壤壤一歲勤,暴暴三年聚。
農政久不修,幾家有禾黍。
139
《題汪水云詩卷》 宋·聶守真
汴隄楊柳搖春風,翠華南幸紫禁空。
雕欄玉砌明月冷,羽人規作神仙宮。
蘇堤楊柳飄晴雪,又見紫鸞催駕發。
沉香亭北鶯亂啼,金殿又成諸佛剎。
* 關于禾黍的詩詞 描寫禾黍的詩詞 帶有禾黍的詩詞 包含禾黍的古詩詞(4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