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肩擔上碧參差,陽脈初興趁嫩移。山路莫辭行力遠,清風隨步不相離。
眷言與君違,寤寐念往昔。結歡自童稚,分比膠投漆。乖離成參商,出沒俱齊汨。義和鞭日御,過眼飛鳥疾。
子猷風味最諸王,墨妙文工眼如電。慣吟疏雨滴梧桐,解道澄江凈如練。去年落筆中書堂,姓名高徹蓬萊殿。至尊動色催除目,俾向蘭臺參俊彥。
辛丑隨浮梗,鐘陵得盍簪。潛藩門若市,斂板客如林。氣宇黃陂闊,詞源陸海深。二豪談正劇,一坐口俱瘖。
誰續寂寥洙泗弦,濂溪一轉至伊川。只今洛派從頭數,之子龜山第二傳。他道已融歸正道,后正猶辦入先天。十年二廣參皆遍,不以支離易混全。
師席我虛設,道機君飽參。玄初疑若白,青卒過于藍。蟻戰何傷北,鵬圖不日南。江皋離合思,煙與水相涵。
伯牙家有焦尾琴,朱弦長掛窗壁陰。出大都邑初何心,直為鐘期舊知音。玉軫調罷不自禁,聲諧匏土革木金。試彈一曲萬籟瘖,動蕩南風鼓精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