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禪錫的詩詞(202首)

    161 《次韻子瞻游徑山》 宋·蘇轍

    去年渡江愛吳山,忽忘蜀道輕秦川。
    錢塘后到山最勝,下枕湖水相縈旋。
    坐疑吳會無復有,扁舟屢出凌濤淵。
    今秋復入徑山寺,勢壓眾嶺皆摧顛。

    162 《送琳長老還大明山》 宋·蘇轍

    身老與世疏,但有世外緣。
    五年客江西,掃軌謝往還。
    依依二三老,示我馬祖禪。
    身心忽明曠,不受垢污纏。

    163 《送元上人歸寧》 宋·魏野

    禪性雖無著,偏親奈白頭。
    直應飛錫到,方是倚門休。
    雪里猶思去,花前豈易留。
    如何迎侍得,住近免離愁。

    164 《可久道人之歙州兼簡知郡李學士》 宋·楊億

    獨攜瓶錫新安去,寒雨西風落葉頻。
    江水淺深清見底,山程高下險摧輪。
    社中香火延開士,肘后方書濟俗人。
    鄉樹再尋南國路,禪房空鎖帝城塵。

    165 《送僧之棣州謁王工部》 宋·楊億

    雪晴河水正流澌,風卷驚蓬滿眼飛。
    客路飄飄攜一錫,禪房寂寂掩雙扉。
    曹溪衣缽何年得,廬阜香燈幾日歸。
    賢守相逢膜拜后,都人爭勸施珠璣。

    166 《贈文照大師》 宋·楊億

    讀遍龍宮七佛書,一塵無念得衣珠。
    金園講席天花滿,沙界禪心水月弧。
    擁衲夜霜凝屋瓦,閉關春雨長庭蕪。
    公卿半是空門友,瓶錫因循寄上都。

    167 《僧正倚大師庵居》 宋·曾鞏

    蘭裓方袍振錫回,結茅蕭寺遠塵埃。
    五峰日破朝云出,三谷花浮澗水來。
    風散異香禪榻靜,鳥窺清唄法筵開。
    因過舊國枌榆地,松麈高談喜暫陪。

    168 《贈省欽》 宋·王之道

    舊隱何年別翠微,瀑泉聲外鏁禪扉。
    御前曾寫八分字,天上特宣三事衣。
    燈照衣庵霜后冷,鼎烹秋菌雨中肥。
    終歸五老峰邊去,杯渡長江一錫飛。

    169 《送僧惠思歸錢塘》 宋·王珪

    城邑喧喧非所依,忽生秋思滿巖扉。
    晨趺未雨千花落,晚渡臨風一錫飛。
    定有魚龍窺供缽,應無塵土上禪衣。
    寶文圣偈誰為爭,只恐林泉亦暫歸。

    170 《烏龍老栽松既以詩三首》 宋·鄭獬

    栽松初不為茯苓,自要禪關門徑深。
    禪老一朝飛錫去,不妨留下海潮音。

    171 《送臻上人還云山》 宋·強至

    半歲風埃地,終朝云水情。
    身兼飛錫健,眼向故山明。
    不改禪衣色,從來野橐輕。
    煩師伴猨鳥,兩耳厭車聲。

    172 《寄革露傳祖宣老二首》 宋·吳則禮

    千秋北固舊知名,想見禪房掩晝扃。
    坐上休論失匕籌,定中那復駭雷霆。
    圖書遮榻青燈暗,鐘鼓喧江白浪腥。
    天外樓臺近浮玉,與誰飛錫過南{左氵右霝}。

    173 《送純師赴黃檗用李師顏韻》 宋·吳則禮

    沙尾潮生浪影微,東風洲渚蕨芽肥。
    西江水借銅瓶潤,北闕云隨錫杖飛。
    日煖鳧鹥迎宴幾,春深花絮護禪衣。
    遙知一榻諸天外,歸夢時時近紫闈。

    174 《示龍王長老法贊》 宋·胡寅

    東峰峨龍頭,西嶺掉其尾。
    蜿蜒藏爪鬣,云臥久未起。
    誰憑象教力,掛腹千柱啟。
    重天飛鐵鳳,寶地按金指。

    175 《示龍王長老法贊用舊韻先公佳城與寺相直》 宋·胡寅

    堂堂感麟翁,耿耿跨箕尾。
    已垂百世芳,何用東山起。
    平和夢奠處,郁郁佳城啟。
    禪枝附奕葉,魚粥常千指。

    176 《走筆送僧義沖》 宋·樓鑰

    一氣行太虛,流形紛不齊。
    要之本無物,洞然無足疑。
    梵志有至言,還我未生時。
    燒了似不曾,亦有毛僧詞。

    177 《雷老欲退普寧二絕句》 宋·趙蕃

    懷玉山中舊住人,歲寒庵里坐禪身。
    當年未解來飛錫,今日何妨卻問津。

    178 《贈已訥二老軒》 宋·鄭清之

    吾聞墨者徒,設教本兼愛。
    釋伽弘其源,方識宇宙大,河沙與寶塔,平待了無礙。
    夫何佛法衰,涉晉唐五代。

    179 《春晴將游玉淵踐吳季謙待制馮可久武博山行之》 宋·岳珂

    康廬三萬丈,下有神龍淵。
    旁聯玉井并,仰溯銀河連。
    層崖積冰雪,斷岸藏風煙。
    崔隤五老峰,迸瀉三峽泉。

    180 《勉時思王和尚留》 宋·李曾伯

    面壁者十年,桑下者一宿。
    時止則止行則行,可久則久速則速。
    時思老子苦硬人,孤云其身心槁木。
    三年牢落此山中,禪衲爭歸眾魔伏。

    * 關于禪錫的詩詞 描寫禪錫的詩詞 帶有禪錫的詩詞 包含禪錫的古詩詞(20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