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禪扃的詩詞(89首)

    41 《和柯東海游安溪清水巖韻》 宋·陳宓

    飛溜無時斷,行云一日停。
    半年嗟苦雨,三度扣禪扃
    巖岫方從認,松徨恰得醒。
    草花多掩斂,岸竹半伶俜。

    42 《送陳守子華宿土囊有感》 宋·陳宓

    三年抱恙多閉門,只得兩度敲禪扃
    道人問我緣底出,為送鄉城兩史君。
    阛中暑濕如炊甑,山寺陰涼百僧定。
    往年過此苦匆匆,今日海山看古鏡。
    伊誰一念飯行人,至今規矩猶如新。
    可嘆延平小書舍,虛致雩橋風月夜。

    43 《金潤玉隱廢寺間居》 宋·黃庚

    梵剎當年聚眾僧,叢林深處著禪扃
    金沙布地階無土,玉軸堆函藏有經。
    云樹千尋張翠蓋,煙蘿一片殿青屏。
    星移物換今寥落,古寺猶存柏子庭。

    44 《送筆與各庵和尚》 宋·黃庚

    恨鐐毛錐久不靈,特分二輩到禪扃
    難書八萬四千偈,只寫波羅一卷經。

    45 《周巨寺》 宋·李復

    長楊夾通津,修竹帶北岡。
    尋行不知遠,時聞芝術香。
    渡溪陟翠巘,松柏高蒼蒼。
    木杪見櫨檐,塔廟居上方。

    46 《送茂侍者》 宋·釋智愚

    木葉辭柯霜氣清,虎頭戴角出禪扃
    東西南北無人處,急急歸來話此情。

    47 《同賦山寺郁李花》 宋·蘇頌

    小樹扶疏若剪裁,新英濃淡對山齋。
    青紅相間垂羅帶,華葉同開綴寶釵。
    未必無言芳徑列,須看成實翠珠排。
    禪扃掩映情多感,藥譜標題品最佳。
    眾卉分敷爭欲并,三春顏色此誰偕。
    誰憐寂寞游觀少,便與移根向玉階。

    48 《登福先寺上方然公禪室》 唐·蔡希寂

    名都標佛剎,梵構臨河干。
    舉目上方峻,森森青翠攢。
    步登諸劫盡,忽造浮云端。
    當暑敞扃闥,卻嫌絺绤寒。

    49 《贈瑪瑙山禪者(一作贈瑪瑙禪師歸京)》 唐·方干

    芿草不停獸,因師山更靈。
    村林朝乞食,風雨夜開扃。
    井味兼松粉,云根著凈瓶。
    塵勞如醉夢,對此暫能醒。

    50 《和張九成真如禪院詩》 宋·黃伯劑

    寺古僧應少,地偏心自扃。
    憑高通楚望,懷遠眇胥靈。
    深蟄虬藏翠,斜飛鷺界青。
    休文今已去,佛像奇誰銘。

    51 《楫禪人之太白》 宋·釋智愚

    明明不可銘,斷續復誰聽。
    海上有癡絕,山中無白丁。
    天風生寂籟,霜月下寒汀。
    子去忘幽討,重巖猶未扃。

    52 《游云門寺》 唐·宋之問

    維舟探靜域,作禮事尊經。
    投跡一蕭散,為心自杳冥。
    龕依大禹穴,樓倚少微星。
    沓嶂圍蘭若,回溪抱竹庭。

    53 《宿湖邊山寺》 唐·顧況

    群峰過雨澗淙淙,松下扉扃白鶴雙。
    香透經窗籠檜柏,云生梵宇濕幡幢。
    蒲團僧定風過席,葦岸漁歌月墮江。
    誰悟此生同寂滅,老禪慧力得心降。

    54 《游悟真寺詩(一百三十韻)》 唐·白居易

    元和九年秋,八月月上弦。
    我游悟真寺,寺在王順山。
    去山四五里,先聞水潺湲。
    自茲舍車馬,始涉藍溪灣。

    55 《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 唐·白居易

    圣代元和歲,閑居渭水陽。
    不才甘命舛,多幸遇時康。
    朝野分倫序,賢愚定否臧。
    重文疏卜式,尚少棄馮唐。

    56 《和微之詩二十三首·和知非》 唐·白居易

    因君知非問,詮較天下事。
    第一莫若禪,第二無如醉。
    禪能泯人我,醉可忘榮悴。
    與君次第言,為我少留意。

    57 《杭州天竺、靈隱二寺頃歲亦布衣一游…追思為詩二首》 唐·李紳

    翠巖幽谷高低寺,十里松風碧嶂連。
    開盡春花芳草澗,遍通秋水月明泉。
    石文照日分霞壁,竹影侵云拂暮煙。

    58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59 《避地毗陵,寒月上孫徽使君兼寄東陽王使君三首》 唐·貫休

    一到毗陵心更勞,冷吟閑步擁云袍。
    豈緣思妙塵埃少,自是風清物態高。
    野色疏黃連楚甸,故山奇碧隔河橋。

    60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 關于禪扃的詩詞 描寫禪扃的詩詞 帶有禪扃的詩詞 包含禪扃的古詩詞(8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