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禪師的詩詞(514首)

    421 《大滿禪師贊》 宋·釋慧開

    再出頭來滿面塵,那堪喜舌興搖唇。
    松枯石爛憑誰委,累及癡呆蹈碓人。

    422 《思大禪師贊》 宋·釋慧開

    一生討頭不見,二生骨露皮穿。
    三生造成地獄,全身活陷黃泉,七十二峰俱坐斷,口吞佛祖在機先。

    423 《寄中竺妙禪師》 宋·釋慧遠

    湖山添得老魔王,舌卷風雷眼放光。
    背卻法堂重勘破,不知誰與我分贓。

    424 《大慧禪師贊》 宋·釋紹曇

    薰風南來,涼生殿閣。
    諸佛出身,開口即錯。
    錯錯,贏得衡梅十七年,驢前馬后無歸著。

    425 《佛臨禪師贊》 宋·釋紹曇

    奸{二豕}頑蠻,更加白{左亻右幼}。
    文武火煨石要香,麻皮頭纏人必倒。
    五處開場弄活機,是龍程式天蛇竄草。
    千不合,,萬不合,鳳口山前,乞指路頭。
    被老破庵凌辱不少,至今忘卻來時道。

    426 《嵩岳珪禪師移樹圖贊》 宋·釋紹曇

    野樹無要作麼移,蓋頭茅免八風吹。
    直饒深入那伽定,弄鬼精魂誰不知。

    427 《禮香山湯禪師》 宋·釋紹曇

    寂寞空山宴坐時,千鈞重寄一絲危。
    直饒雙眼頻開合,著處由來不自知。

    428 《黃蘗斷際禪師贊》 宋·釋惟一

    大機磅礴,大用縱橫,要掌便掌。
    大中天子,掌中突出,要棒便棒。
    濟北大樹,棒頭挺生。
    大唐國里只一人,千古仰之日月明。

    429 《雪峰真黨內禪師贊》 宋·釋心月

    出嶺超方,九上三到。
    一槌便成,未是性燥。
    誦過水偈,聞色空義。
    攪炒肝腸,睡不成睡。

    430 《送云太虛禪師住臺州報恩寺》 宋·釋行海

    高臥北山長懶出,忽辭猿鶴上扁舟。
    此行為道無榮念,相送于人有別愁。
    峰頂涼宵明月上,門前終日大江流。
    東南一路多奇觀,寒拾諸公盡舊游。

    431 《禮三祖智鑒禪師塔》 宋·釋正覺

    道無揀擇,水深山嶷。
    祖無出沒,月寒天碧。
    不萌枝上覺華春,無影樹頭靈鳥宅。
    天柱巍峩兮星河瀉清,石牛哮吼兮洞云生白。

    432 《拜芭蕉情禪師》 宋·釋正覺

    來謁芭蕉大仰孫,要明圜相識躭源。
    橫山煙雨洗秋骨,掠面溪風吹暑痕。
    菖蒲葉瘦水石秀,枇杷樹密軒窗昏。
    阿誰床頭拄杖子,乞我款曲尋云根。

    433 《禮投子青禪師塔》 宋·釋正覺

    塔藏玉骨,云抱山腰。
    跡塵外泯,道光內昭。
    度金針之玉線,續鳳弦之鸞膠。
    壺春在而花芳枯木,夜鶴鳴而月浸孤巢。
    家風清淡兮石牛飲水,兒孫秀拔兮天柱摩霄。

    434 《禮四祖大醫禪師塔》 宋·釋正覺

    祖道已傳,黃梅妙齡。
    幻泡忽滅,白凈無形。
    真相堂堂照膏火,教音默默鳴風鈴。
    老松掛月寒方夜,凍鶴巢云夢未醒。

    435 《禮五祖大滿禪師塔》 宋·釋正覺

    黃梅果熟,白藕花開。
    問唯佛性。
    種異凡胎。
    衣傳南嶺人將去,松老西山我再來。
    兩借皮囊成底事,一壺風月湛無埃。

    436 《次白云端和尚韻禮楊岐會禪師塔》 宋·釋智愚

    來拜東山祖,峰高日未央。
    遐瞻心已足,右繞興何長。
    啼鳥驚人去,飛花過水香。
    西河牙爪在,曾不愧汾陽。

    437 《順宗問鵝湖大義禪師圖贊》 宋·釋智愚

    當機一句避天關,海闊山遙豈等閑。
    堪笑冬瓜長龍侗,翻成瓠子曲彎彎。

    438 《寄靈隱惠明禪師》 宋·釋重顯

    千峰影里葉初凋,極望還將慰寂寥。
    也謂毫端不相隔,秋云秋水奈遙遙。

    439 《寄靈隱惠明禪師》 宋·釋重顯

    海嶠生片云,有時忽如蓋。
    不掛飛來峰,悠悠擬何待。

    440 《暮冬感懷寄瑞巖禪師》 宋·釋重顯

    雪水繞松檻,遲遲結清淺。
    病眼時懶開,幽情況難遣。
    故人久相別,飛文屢慚靦。
    仰謝十二峰,分照月如翦。

    * 關于禪師的詩詞 描寫禪師的詩詞 帶有禪師的詩詞 包含禪師的古詩詞(51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