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禪參的詩詞(443首)

    201 《送僧歸護國志》 宋·祖士衡

    雪中問法傳宗印,日暮裁詩變楚騷。
    香積諸天修凈供,蒲茸三殿賜新袍。
    夜禪錫駐青鴛剎,曉渡杯陵白露濤。
    參罷虛堂惟宴坐,風松露桂海蟾高。

    202 《挽憲上人(六韻)》 明·蔡庸

    舊禪棲古越,旅櫬隔新亭。
    社散蓮猶白,吟余草自青。
    鳥鳷行道路,蛙產灌畦瓶。
    雨濕眠來石,風翻讀半經。
    補衣荷片片,照佛火星星。
    聽絕晨參磬,寥寥人杳冥。

    203 《悼光孝寺然僧》 明·儲巏

    老愛屏山律,閑參洞室禪。
    幽居惟種竹,凈社不名蓮。
    院日留殘局,床風掩斷編。
    西林耆宿盡,懷舊一凄然。

    204 《海屋為彝古鼎賦》 明·董紀

    海上高僧屋數椽,珊瑚碧樹繞階前。
    過橋云磬天臺寺,泊岸風帆日本船。
    龍女獻珠來供佛,鮫人分席與參禪。
    百年劫數如彈指,眼見桑田幾變遷。

    205 《跛法師歌》 明·蓮池律師

    跛腳法師胡以名,良由能說不能行。
    我今行說兩俱拙,不應無實當斯稱。
    春王正月才過十,午間隨例入浴室。
    失足俄沉百沸湯,不起床敷五十日。

    206 《次韻文宗儒感懷》 明·呂皞

    靄靄山云載雨濃,雨收還對兩青峰。
    隔林幽鳥如相語,照水孤花只自容。
    南陌春歸驚短夢,西窗酒醒見高舂。
    擬參玉板禪師去,連日東風長籜龍。

    207 《擬古詩七十首(錄一十三首)》 明·盛時泰

    陳思王植贈友往祚頹已久,大業緬方新。
    仰視圣皇德,承胤為我親。
    暇日荷休明,高館集眾賓。
    中廚列庖饌,水陸備鮮鱗。

    208 《東山顧命歌》 明·香嚴和尚

    金陵有個奇男子,白手成家立綱紀。
    不逢良女喚回頭,幾乎埋沒紅塵里。
    嘆浮生,只如此,參訪明師求直指。
    見說傳燈錄上人,志氣沖天奮然起。

    209 《送玉峰琳長老得戒還清泉(四首)》 明·香嚴和尚

    發足超方自逸群,登壇今得戒香熏。
    衲衣暫掛春天樹,金錫遙穿日暮云。
    杳杳三山江上涌,滔滔二水寺前分。
    清泉到日心無事,參透禪機了見聞。
    ¤

    210 《贈吉山寺僧漫爾自述》 明·殷邁

    迢遙吉山隈,林端見喬木。
    齊梁有古寺,紺宇構巖麓。
    朝梵發孤煙,暮禪響幽瀑。
    淥水帶長川,青蕪暗平陸。

    211 《虔州八境圖八首(〔原無引,據它本補·〕)》 宋·蘇軾

    《南康八境圖》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樓觀臺榭之所見而作是圖也。
    東望七閩,南望五嶺,覽群山之參差,俯章貢之奔流,云煙出沒,草木蕃麗,邑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
    觀此圖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嘆矣。
    蘇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觀之者異也。

    212 《游徑山》 宋·蘇軾

    眾峰來自天目山,勢若駿馬奔平川。
    中途勒破千里足,金鞭玉?登相回旋。
    人言山住水亦住,下有萬古蛟龍淵。
    道人天眼識王氣,結茅宴坐荒山巔。

    213 《夜直玉堂攜李之儀端叔詩百余首讀至夜半書其》 宋·蘇軾

    玉堂清冷不成眠,伴直難呼孟浩然。
    暫借好詩消永夜,每逢佳處輒參禪。
    愁侵硯滴初含凍,喜入燈花欲斗妍。
    寄語君家小兒子,他時此句一時編。

    214 《和寄天選長官?此詩為釋道潛作?》 宋·蘇軾

    寓形宇宙間,佚我方以老。
    流光安足恃,百歲同過鳥。
    頃子縈網羅,文采緣自表。
    自古山林人,何曾識機巧。

    215 《《虔州八境圖》八首》 宋·蘇軾

    使君那暇日參禪,一望叢林一悵然。
    成佛莫教靈運後,著鞭從使祖生先。

    216 《宿臨安凈土寺》 宋·蘇軾

    雞鳴發余杭,到寺已亭午。
    參禪固未暇,飽食良先務。
    平生睡不足,急掃清風宇。
    閉門群動息,香篆起煙縷。

    217 《謝蘇自之惠酒》 宋·蘇軾

    高士例須憐曲糵,此語嘗聞退之說。
    我今有說殆不然,曲糵未必高士憐。
    醉者墜車莊生言,全酒未若全于天。
    達人本自不虧缺,何暇更求全處全。

    218 《書普慈長老壁(志誠)》 宋·蘇軾

    普慈寺后千竿竹,醉里曾看碧玉緣。
    倦客再游行老矣,高僧一笑故依然。
    久參白足知禪味,苦厭黃公(鳥名。
    )聒晝眠。
    惟有兩株紅杏葉,晚來猶得向人妍。

    219 《寓言二首》 宋·王安石

    本來無物使人疑,卻為參禪買得癡。
    聞道無情能說法,面墻終日妄尋思。

    220 《平甫與寶覺游金山思大覺并見寄及相見得詩次》 宋·王安石

    寵參時宰道人琳,氣蓋諸公弟季心。
    勝踐肯論山在險,冥搜欲與海爭深。
    搖搖北下隨帆影,踽踽東來想足音。
    握手更知禪迫遠,隔云靈鷲碧千尋。

    * 關于禪參的詩詞 描寫禪參的詩詞 帶有禪參的詩詞 包含禪參的古詩詞(44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