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第三個字是百的成語 (109個)

    81

    死乞

    成語拼音:
    sǐ qǐ bǎi lài
    成語解釋:
    見“死乞白賴”。
    成語出處:
    梁斌《播火記》:“他只好年有年禮,節有節禮,死乞賴巴結上馮老蘭。”
    82

    四體

    成語拼音:
    sì tǐ bǎi hái
    成語解釋:
    見“四肢骸”。
    成語出處:
    清·李川《綠野仙蹤》第73回:“胎一成,則四體骸氣隨欲至,如珠滾荷盤,如煙含柳縷,無不可到之處也。”
    83

    四肢

    成語拼音:
    sì zhī bǎi hái
    成語解釋:
    人體的各個部分。泛指全身。
    成語出處:
    宋·文天祥《高沙道中》詩:“四肢與骸,屈曲如杯錈。”
    84

    四肢

    成語拼音:
    sì zhī bǎi tǐ
    成語解釋:
    見“四肢骸”。
    成語出處:
    老舍《趙子曰》:“趙子曰四肢體一齊往外漲,差一些沒把大襖,幸虧是新買的,撐開了綻。”
    85

    雄兵

    成語拼音:
    xióng bīng bǎi wàn
    成語解釋:
    雄:威武雄壯。人數眾多、威武雄壯的軍隊
    成語出處: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1卷:“九里山前怨氣纏,雄兵萬命難延。”
    86

    懸鶉

    成語拼音:
    xuán chún bǎi jié
    成語解釋:
    鵪鶉的羽毛又短又花,因以懸鶉比喻破爛的衣服。形容破爛,補釘很多。
    成語出處:
    北周 庾信《擬連珠》:“蓋聞懸鶉結,知命不憂。”
    87

    雄羆

    成語拼音:
    xióng pí bǎi wàn
    成語解釋:
    雄羆:猛獸。比喻眾多的勇猛將士
    成語出處:
    南宋·王邁《觀獵行》:“汝不聞去歲淮甸間,雄羆萬臨危堞。”
    88

    雄師

    成語拼音:
    xióng shī bǎi wàn
    成語解釋:
    雄:威武雄壯;師:軍隊。人數眾多、威武雄壯的軍隊
    成語出處:
    《宣和遺事》第三集:“李密袒臂一呼,聚雄師萬,占了中原。”
    89

    胸中萬兵

    成語拼音:
    xiōng zhōng bǎi wàn bīng
    成語解釋:
    比喻胸懷雄謀大略
    成語出處:
    元·王實甫《西廂記·崔鶯鶯夜聽琴》第二折:“憑著你滅寇功,舉將能,兩般兒功效如紅定,為甚俺鶯娘心下十分順,都只為君瑞胸中有萬兵。”
    90

    一倡

    成語拼音:
    yī chàng bǎi hè
    成語解釋:
    和:呼應,附和。一人首倡,人附和。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成語出處:
    金 元好問《續夷堅志 胡公去狐》:“夜半,狐鳴后圃中,一倡和。”
    91

    一唱

    成語拼音:
    yī chàng bǎi hé
    成語解釋:
    形容附和的人極多
    成語出處:
    曾樸《孽海花》第35回:“那也是承了乾、嘉極盛之后,不得不另辟蹊徑,一唱和,自然地成了一時風氣了。”
    92

    一吠

    成語拼音:
    yī fèi bǎi shēng
    成語解釋:
    即一犬吠形,犬吠聲。
    成語出處:
    明·何景明《上楊邃庵書》:“群猜共怒,一吠聲,持辯風起,發言雷同矣。”
    93

    一呼

    成語拼音:
    yī hū bǎi nuò
    成語解釋:
    諾:答應的聲音。一聲呼喚就有許多人答應。形容權勢顯赫;仆從很多。
    成語出處:
    唐 拾得《詩》:“人生浮世中,個個愿富貴;高堂車馬多,一呼諾至。”
    94

    一呼

    成語拼音:
    yì hū bǎi yìng
    成語解釋:
    呼:召喚。應:響應。一人發出號召;眾人紛紛響應。
    成語出處:
    明 天然癡叟《石點頭》:“因是爪牙四布,一呼應,遠近聞名,人人畏懼,是一個公行大盜,通天神棍。”
    95

    陽九

    成語拼音:
    yáng jiǔ bǎi liù
    成語解釋:
    陽九:古代以4617年為一元,初入元的106年中有九個災難。道家以3300年為小六。陽九有天災,六有地災。指災厄之年
    成語出處:
    東漢·班固《漢書·食貨志》:“予遭陽九之厄,六之會,枯旱霜蝗,饑饉薦臻。”
    96

    魚龍

    成語拼音:
    yú lóng bǎi biàn
    成語解釋:
    像魚龍那樣變化多端。
    成語出處:
    北周·庾信《謝滕王集序啟》:“譬其毫翰,則風雨爭飛;論其文采,則魚龍變。”
    97

    一了

    成語拼音:
    yī liǎo bǎi dàng
    成語解釋:
    指辦事妥當、徹底。
    成語出處:
    明 張居正《答山東巡撫何來山》:“清丈事,實年曠舉,宜及仆在位,務為一了當。”
    98

    一了

    成語拼音:
    yī liǎo bǎi liǎo
    成語解釋:
    把一件主要的事情了結以后;其余有關的事情也跟著了結。
    成語出處:
    宋 朱熹《朱子語類》第八卷:“有資質甚高者,一了一切了,即不須節節用工也。”
    99

    魚肉

    成語拼音:
    yú ròu bǎi xìng
    成語解釋:
    魚肉:指受宰割者。后比喻用暴力欺凌,任意殘害無辜的人們。
    成語出處:
    《后漢書 仲長統傳》:“于是驕逸自恣,志意無厭,魚肉姓,以盈其欲。”
    100

    擁書

    成語拼音:
    yōng shū bǎi chéng
    成語解釋:
    比喻藏書極其豐富或嗜書之深。
    成語出處:
    《魏書 逸士傳 李謐》:“丈夫擁書萬卷,何假南面城!”
    * 第三個字是百的成語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