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祭余的詩詞(85首)
61
《老鷂行》 明·沈一貫
相州浮圖滅素云,佛徒四散靈光分。
有狐綏綏窟其頂,據危布巧張魔軍。
公然出入索祭賽,移精屋底驚釵裙。
幾村月下卷眠席,驅桃鞭棘喧相聞。
62
《龜頭山》 明·陶安
我聞龜頭山,乃在麻城縣。
東離八十里,高峻遠先見。
伸向南行,欲橋仍俯顫。
巨吻谽谺張,穹脊坼絞現。
64
《和吳相公東府偶成》 宋·王安石
承華往歲幸躊躇,風月清談接緒余。
并轡趁朝今已老,連墻得屋喜如初。
誅茅我夢江皋地,澆薤公思洛水渠。
歛退故應容拙者,先營環堵祭牢蔬。
65
《辛酉除夕》 宋·陸游
衰境遇白雞,自分墮幽墟;造物偶見寬,俯仰復歲除。
駸駸迫耄期,凜凜無根株,孰知尚堅頑,壯者有不如。
銅瓶垂碧井,手自浸屠蘇;松煤染兔穎,秉燭題桃符;登梯掛鍾馗,祭灶分其余,僮奴嘆我健,卻立不敢扶。
新春無五日,節物傾里閭。
66
《寒食臨川道中》 宋·陸游
百卉千花了不存,墮溪飛絮看無痕。
家人自作清明節,老子來穿綠暗村。
日落啼鴉隨野祭,雨余荒蔓上頹垣。
道邊醉飽休相避,作吏堪羞甚乞墦。
68
《古廟》 宋·王令
古廟隆隆敞庭扉,風雨剝壁黦柱榱。
我來安知神所依,穹堂窸窣風旛旗。
神君龐軀突須眉,視我睨睚坐倨箕。
惕爍觀者駭不怡,群鬼後先張福威。
71
《上曾樞密》 宋·毛滂
燕齊日暮客不旭,新豐主人豈相知。
不須買絲繡平原,不用黃金鑄子期。
會當酸鹹有同好,主簿且須歸祭灶。
請見臨川太尉公,此語難為俗人道。
75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77
《次胡葦杭韻》 宋·仇遠
曾識清明上巳時,嬾能游冶步芳菲。
梨花半落雨初過,杜宇不鳴春自歸。
雙冢年深人祭少,孤山日晚客來稀。
江南尚有余寒在,莫倚東風褪絮衣。
78
《辛巳歲晚上墳》 宋·陳藻
偶在空手出州城,薄月田園住福清。
晚得次男陪筆硯,秋隨舉子省墳塋。
過淮不擬成僧去,掛紙誰能接跡行。
多少隴頭無祭祀,此來猶喜剩余生。
79
《寒食行》 宋·張嵲
寒食由來古今重,四海人人作丘垅。
兩京道上松柏多,盡是王公大家冢。
伊莫年年當此時,鈿車寶馬相追隨。
紛紛錦樹滿原野,暖風遲日爭光輝。
80
《示長兒存心》 宋·方回
我家歙山下,不滿五頃田。
捐棄已過半,豈不為子錢。
兵甲跨江海,喧豗逾十年。
零落殆萬卷,荒涼余數椽。
* 關于祭余的詩詞 描寫祭余的詩詞 帶有祭余的詩詞 包含祭余的古詩詞(8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