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神闕的詩詞(624首)

    81 《送王晙自羽林赴永昌令》 唐·張說

    將星移北洛,神雨避東京。
    為負剛腸譽,還追強項名。
    白云向伊闕,黃葉散昆明。
    多謝弦歌宰,稀聞桴鼓聲。

    82 《和張監觀赦》 唐·張說

    日御臨雙闕,天街儼百神。
    雷茲作解氣,歲復建寅春。
    喜候開星驛,歡聲發市人。
    金環能作賦,來入管弦聲。

    83 《李工部挽歌三首》 唐·張說

    錦帳為郎日,金門待詔時。
    楊宮先上賦,柏殿幾連詩。
    瞬息琴歌斷,凄涼簫挽悲。
    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師。

    84 《玄武門侍射》 唐·張說

    射觀通玄闕,兵欄辟御筵。
    雕弧月半上,畫的暈重圓。
    羿后神幽贊,靈王法暗傳。
    貫心精四返,飲羽妙三聯。
    雪鶴來銜箭,星麟下集弦。
    一逢軍宴洽,萬慶武功宣。

    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寫景寫山寫鳥勵志哲理

    85 《酬崔光祿冬日述懷贈答》 唐·韋嗣立

    亭伯負高名,羽儀稱上京。
    魏珠能燭乘,秦璧許連城。
    六月飛將遠,三冬學已精。
    洛陽推賈誼,江夏貴黃瓊。

    感恩

    86 《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因以言志…之作》 唐·魏奉古

    有美朝為貴,幽尋地自偏。
    踐臨伊水汭,想望灞池邊。
    是遇皆新賞,茲游若舊年。
    藤蘿隱路接,楊柳御溝聯。

    87 《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唐·李乂

    睿德總無邊,神皋擇勝緣。
    二儀齊法駕,三會禮香筵。
    漢闕中黃近,秦山太白連。
    臺疑觀鳥日,池似刻鯨年。
    滿月臨真境,秋風入御弦。
    小臣叨下列,持管謬窺天。

    88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 唐·沈佺期

    魑魅來相問,君何失帝鄉。
    龍鐘辭北闕,蹭蹬守南荒。
    覽鏡憐雙鬢,沾衣惜萬行。
    抱愁那去國,將老更垂裳。

    89 《奉和圣制同二相以下群官樂游園宴》 唐·胡皓

    五酺終宴集,三錫又歡娛。
    仙阜崇高異,神州眺覽殊。
    南山臨皓雪,北闕對明珠。
    廣座鹓鴻滿,昌庭駟馬趨。
    綺羅含草樹,絲竹吐郊衢。
    銜杯不能罷,歌舞樂唐虞。

    90 《奉和圣制瑞雪篇》 唐·劉庭琦

    紫宸飛雪曉裴回,層閣重門雪照開。
    九衢皛耀浮埃盡,千品差池贄帛來。
    何處田中非種玉,誰家院里不生梅。

    91 《奉和圣制瑞雪篇》 唐·劉庭琦

    紫宸飛雪曉裴回,層閣重門雪照開。
    九衢皛耀浮埃盡,千品差池贄帛來。
    何處田中非種玉,誰家院里不生梅。

    92 《奉和御制春臺望》 唐·賀知章

    青陽布王道,玄覽陶真性。
    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
    神皋類觀賞,帝里如懸鏡。
    繚繞八川浮,岧峣雙闕映。

    93 《九日侍宴應制》 唐·崔國輔

    運偶千年圣,時傳九日神。
    堯樽列鐘鼓,漢闕辟鉤陳。
    金箓三清降,瓊筵五老巡。
    始驚蘭佩出,復詠柏梁新。
    云雁樓前晚,霜花酒里春。
    歡娛無限極,書劍太平人。

    寫水落寞

    94 《和從叔祿愔元日早朝》 唐·李元操

    銅渾變秋節,玉律動年灰。
    曖曖城霞旦,隱隱禁門開。
    眾靈湊仙府,百神朝帝臺。
    葉令雙鳧至,梁王駟馬來。

    95 《觀華岳》 唐·祖詠

    西入秦關口,南瞻驛路連。
    彩云生闕下,松樹到祠邊。
    作鎮當官道,雄都俯大川。
    蓮峰徑上處,仿佛有神仙。

    96 《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唐·儲光羲

    仲夏日中時,草木看欲燋。
    田家惜工力,把鋤來東皋。
    顧望浮云陰,往往誤傷苗。
    歸來悲困極,兄嫂共相譊.

    97 《哥舒大夫頌德》 唐·儲光羲

    天紀啟真命,君生臣亦生。
    乃知赤帝子,復有蒼龍精。
    神武建皇極,文昌開將星。
    超超渭濱器,落落山西名。

    98 《敬酬陳掾親家翁秋夜有贈》 唐·儲光羲

    大姬配胡公,位乃三恪賓。
    盛德百代祀,斯言良不泯。
    敬仲為齊卿,當國名益震。
    仲舉登宰輔,太丘榮縉紳。

    99 《奉和中書徐侍郎中書省玩白云寄穎陽趙大》 唐·儲光羲

    青闕朝初退,白云遙在天。
    非關取雷雨,故欲伴神仙。
    泛滟鹓池曲,飄飖瑣闥前。
    猶多遠山意,幸入侍臣篇。

    100 《白龍窟泛舟寄天臺學道者》 唐·常建

    夕映翠山深,馀暉在龍窟。
    扁舟滄浪意,澹澹花影沒。
    西浮入天色,南望對云闕。
    因憶莓苔峰,初陽濯玄發。

    * 關于神闕的詩詞 描寫神闕的詩詞 帶有神闕的詩詞 包含神闕的古詩詞(6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