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神通力的詩詞(219首)
121
《贈霆伯侄》 宋·姚勉
靈源聚英氣,融作云霞精。
霆伯挹其秀,胸府懷光晶。
誦書過萬卷,落筆超群英。
文章有余力,武詩吟性情。
123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124
《泗鼎行贈戴水部》 明·陳束
君不見周德中衰天命變,彝器飄零散區縣。
郟瀼之鼎淮泗流,一沒千祀無人收。
秦皇得國心泰侈,虎視雄圖志未已。
已訪仙源并海沂,還望瑤光浮泗水。
128
《擬上張丞相》 宋·黃公度
五閏干戈極,炎暉歷數新。
析圭綿六服,卜鼎邁千春。
哀痛朝奸稔,夤緣國步屯。
近畿橫彗孛,嚴禁失鉤陳。
129
《李丞相生朝》 宋·張元干
柱史生周室,仙源譜系崇。
儲星昭昴宿,降岳表神嵩。
間氣憑家世,宗臣挺祖風。
夢求終作楫,獵卜果非熊。
130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131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133
《賦壓波亭呈益陽趙宰》 宋·廖行之
當涂自詭譙中龍,長驅遠斗矜余鋒。
孫劉交合出奇計,一炬赤壁成三雄。
荊州疇昔借資地,久假乃復相仇攻。
是時熊湘介二國,北有蜀壘南吳牖。
134
《敘趙守備學釋菜會馂》 宋·陳淳
嘉定四年日在房,趙侯來守南清漳。
下車百事所未遑,先務化原修泮宮。
發帑市材鳩眾工,改偏易陋規模洪。
大門復舊正當陽,直挹名第真仙峰。
135
《緣識》 宋·宋太宗
春色春兮景媚妍,薰風暖潤物華鮮。
上林花結和香霧,絮壓輕輕軟似綿。
寰中運啟大平年,文武須精百藝全。
弄影馬驕難控勒,龜茲韻雅奏釣天。
138
《牽牛織女》 唐·杜甫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
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神光意難候,此事終蒙朧。
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
* 關于神通力的詩詞 描寫神通力的詩詞 帶有神通力的詩詞 包含神通力的古詩詞(21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