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神越的詩詞(519首)

    201 《導引(孝宗皇帝虞主自浙江還重華宮鼓吹導引曲)》 宋·樓鑰

    孝宗純孝,前圣更何加。
    高蹈處重華。
    丹成仙去龍輴遠,越岸暮山遐。
    波臣先為卷寒沙。
    來往護靈槎。
    九虞禮舉神祇樂,萬世佑皇家。

    寫雪盼春感嘆

    202 《望江南》 宋·凈圓

    西方好,我佛大慈悲。
    但具三心圓十念,即登九品越三祇。
    神力不思議。
    臨執盡,接引定無疑。

    題畫詠物

    203 《括賀新涼》 宋·林正大

    生長湖山曲。
    羨吳兒、呼吸湖光,飽餐山淥。
    世外不須論隱逸,誰似先生冰玉。
    自骨冷、神清無俗。

    宋詞三百首豪放愛國壯志

    204 《括意難忘》 宋·林正大

    洶洶松風。
    更浮云皓皓,輕度春空。
    精神新發越,賓主少從容。
    犀箸厭,滌昏E3C2。

    婉約詠物西湖抒懷

    205 《木蘭花慢·送人之官九華》 宋·周端臣

    靄芳陰未解,乍天氣、過元宵。
    訝客神猶寒,吟窗易曉,春色無柳。
    梅梢。
    尚留顧藉,滯東風、未肯雪輕飄。

    送別柳樹

    206 《畫錦堂(牡丹)》 宋·黃載

    麗景融晴,浮光起晝,玉妃信意尋春。
    一笑酒杯翻手,滿地祥云。
    寶臺艷蹙文綃帕,郎宮嬌舞郁金裙。
    嫣然處,況是生香微濕,膩臉馀醺。

    豪放詠史感慨

    207 《念奴嬌》 宋·王渙

    水沉香靄,滿錢塘千里,秋煙如織。
    萬井歡聲瞻寶錢,遙指明星南極。
    輦路看花,神旗垂彩,名冠金門籍。
    平陽家世,凌煙都減顏色。

    宋詞三百首豪放懷古壯志未酬

    208 《百字令(戴平軒新居,子侄新婚)》 宋·東岡

    排云拓月,向天上移下,神仙花屋。
    畫棟飛檐千萬落,黼黼城南喬木。
    出谷鶯遷,趨庭燕爾,袍綰登科綠。
    嫦娥分付,廣寒今夜花燭。

    詠物荷花贊美抒情

    209 《賀新郎(題高克恭夜山圖)》 宋·李震

    樓據湖山背。
    倚高寒、塵飛不到,越山相對。
    老月騰輝群動息,獨坐清分沆瀣。
    更滿聽、潮聲澎湃。

    210 《沁園春·讀史記有感》 宋·程必

    試課陽坡,春后添栽,多少杉松。
    正桃塢晝濃,云溪風軟,從容延叩,太史丞公:底事越人,見垣一壁,比過秦關遽失瞳?江神吏,靈能脫罟,不發衛平蒙?
    休言唐舉無功,更休笑丘軻自阣窮。
    算汨羅醒處,元來醉里;真敖假孟,畢竟誰封?太史亡言,床頭釀熟,人在晴嵐煙靄中。

    敘事議論

    211 《霜天曉角(祭雙廟樂章)》 宋·楊均

    初獻
    丹楹轉月。
    金繡紛幢鉞。
    勛在有唐宗社,人千載、仰英烈。

    212 《西湖雜感(六首)》 清·錢謙益

    其一板蕩凄涼忍再聞?煙巒如赭水如焚。
    白沙堤下唐時草,鄂國墳邊宋代云。
    樹上黃鸝今作友,枝頭杜宇昔為君。
    昆明劫后鐘聲在,依戀湖山報夕曛。

    典故寫景抒情盼望

    213 《勸學》 先秦·荀子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雖有槁暴(pù),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高中文言文議論學習勉勵

    214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215 《憫黎詠》 明·錢嶫

    葉落當歸根,云沉久必起。
    黎人多良田,征歛苦倍蓰。
    誅求盡余粒,尚豢犢與豕。
    昨當租吏來,宰割充盤幾。

    敘事議論憂國憂民

    216 《展禽論祀爰居》 先秦·佚名

    海鳥曰“爰居”,止于魯東門之外二日。
    臧文仲使國人祭之。
    展禽曰:“越哉,臧孫之為政也!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
    故慎制祀以為國典。

    古文觀止議論

    217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18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寓理

    219 《諫太宗十思疏》 唐·魏征

    臣聞: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厚而思國之治,臣雖下愚,知其不可,而況于明哲乎?人君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將崇極天之峻,永保無疆之休。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德不處其厚,情不勝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
    (望國 一作:思國)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憂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實繁,能克終者蓋寡。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寓理

    220 《為徐敬業討武曌檄/代李敬業討武曌檄》 唐·駱賓王

    偽臨朝武氏者,性非和順,地實寒微。
    昔充太宗下陳,曾以更衣入侍。
    洎乎晚節,穢亂春宮。
    潛隱先帝之私,陰圖后房之嬖。

    古文觀止檄文諷刺寫人

    * 關于神越的詩詞 描寫神越的詩詞 帶有神越的詩詞 包含神越的古詩詞(5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