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神象的詩詞(763首)

    501 《送楊渥赴西安主簿》 宋·蔡襄

    余思去夏還甌閩,溫風赤日爭陶蒸。
    舟行夜寄浙江稜,江濤洶涌來相仍。
    雷電翕虩蛟螭騰,方床竹簟寒生冰。
    上隴西去景色澄,青山兩向水一絙。

    502 《天津閑步》 宋·邵雍

    天子舊神州,蔥蔥氣象浮。
    園林閑近水,殿閣遠橫秋。
    浪雪暑猶在,橋虹晴不收。
    人間無事日,此地好淹留。

    503 《十九日歸洛城路游龍門》 宋·邵雍

    無煩物象弄精神,世態何常不喜新。
    唯有前{左土右犀}好風月,清光依舊屬閑人。

    504 《梁鞞舞歌 明之君 二》 南北朝·沈約

    刑措甫自今。
    隆平亦肇茲。
    神武超楚漢。
    安用道邠岐。
    百拜奄來宅。
    執玉咸在斯。
    象天則地體無為。

    505 《梁明堂登歌 歌黃帝辭》 南北朝·沈約

    郁彼中壇。
    含靈闡化。
    回環氣象。
    輪無輟駕。
    布德焉在。
    四序將收。
    音宮數五。
    飯稷驂駵。
    宅屏居中。
    旁臨外宇。
    升為帝尊。
    降為神主。

    506 《周祀圜丘歌 昭夏》 南北朝·庾信

    員玉已奠。
    蒼幣斯陳。
    瑞形成象。
    禮從天數。
    智總圜神。
    為祈為祀。
    至敬咸遵。

    507 《周祀五帝歌 皇夏》 南北朝·庾信

    惟令之月。
    惟嘉之辰。
    司壇宿設。
    常史誠陳。

    508 《謁岱祠即事》 宋·晁補之

    澤南三百里,極望橫天云。
    云端色凝黛,諦視初可分。
    崢嶸介丘像,澒洞元氣屯。
    頃刻有變化,慘澹殊明昏。

    509 《次韻文潛瞻啟圣院旃檀像》 宋·晁補之

    至人如幻千億身,若以色觀皆世人。
    大千初自一漚發,變化誰能知本因。
    移天宮殿著人世,斷取無異陶家輪。
    當年紫磨已殊勝,后來浮海亦有神。

    510 《王詵都尉寶繪堂詞》 宋·蘇轍

    侯家玉食繡羅裳,彈絲吹竹喧洞房。
    哀歌妙舞奉清觴,白日一醉萬事忘。
    百年將種存慨慷,西取庸蜀踐戎羌。
    戰袍賜錦盤雕章,寶刀玉玦余風霜。

    511 《孔毅父封君挽詞二首》 宋·蘇轍

    交契良人厚,家風季婦賢。
    詩書中有助,蘋藻歲無愆。
    象服期他日,恩封屬此年。
    神傷自不覺,吊客問潸然。

    512 《郊祀慶成》 宋·蘇轍

    盛禮彌三祀,初元正七年。
    祭兼天地報,儀自祖宗傳。
    講義金華久,齋心玉食鮮。
    秋成通四海,廩實到窮邊。

    513 《寄贈華山致仕韓見素》 宋·魏野

    盡垂華發戀金門,獨乞懸車未五旬。
    清世一般為隱逸,碧霄兩處應星辰。
    繡衣脫下寧妨貴,錦帳眠來不稱貧。
    瀟灑易添新道氣,光陰難改舊風神。

    514 《致齋太一宮》 宋·楊億

    漢帝祈年館,威神法太微。
    赤章修祕祝,盤石拂仙衣。
    雉雊靈光發,鸞歌彩霧霏。
    霓旌飄夕吹,瑤草泛春暈。

    515 《靖安縣幽谷亭》 宋·曾鞏

    橫江舍輕楫,對面見青山。
    行盡車馬塵,豁見水石寰。
    地氣方以潔,崖聲落潺潺。
    雖為千家縣,正在清華間。

    516 《奉和滁州九詠九首·瑯琊泉石篆》 宋·曾鞏

    陽冰絕藝天下稱,瑯琊石篆新有名。
    初留泉涯俗誰顧,一日貴重繇先生。
    古今書法不可數,猶有字本存于經。
    我于八體未曾學,雖得此字寧能評。

    517 《還李彀士雄卷》 宋·張舜民

    河汾之會,韓晉之津。
    在昔王馬今何人,青衫木笏排風塵。
    面如桃花髭如銀,長篇大字妙入神。
    關輔后輩誰等倫,四方仕宦足邅迍。

    518 《朱丞相赴宣州四十韻》 宋·葛立方

    天佑於皇宋,時生柱石賢。
    余光承祖禰,秀氣稟山川。
    應物心如水,臨機直似弦。
    孔書窮竹簡,羲易玩韋編。

    519 《聞我師大捷騎宵遁上時宰五十韻》 宋·葛立方

    憬彼金微虜,游魂擅一隅。
    筋駑殂老革,乳臭立遺雛。
    毒螫鍾蛇豕,虔劉肆{左豸右契}貙。
    請和包橘詐,歸地反膏腴。

    520 《龜峰行》 宋·韓元吉

    吾聞靈龜不愿死有用于清廟,但愿曳尾安泥涂。
    所以漆園吏,坐嘆清江使者逢豫且。
    龜峰之龜定何物,不在泥涂之下,乃在萬仞之上高突兀。

    * 關于神象的詩詞 描寫神象的詩詞 帶有神象的詩詞 包含神象的古詩詞(76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