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神應的詩詞(1978首)

    561 《狂題十八首》 唐·司空圖

    莫恨艱危日日多,時情其奈幸門何。
    貔貅睡穩蛟龍渴,猶把燒殘朽鐵磨。
    別鶴凄涼指法存,戴逵能恥近王門。
    世間第一風流事,借得王公玉枕痕。

    562 《力疾山下吳村看杏花十九首》 唐·司空圖

    春來漸覺一川明,馬上繁花作陣迎。
    掉臂只將詩酒敵,不勞金鼓助橫行。
    閶闔曾排捧御爐,猶看曉月認金鋪。
    羸形不畫凌煙閣,只為微才激壯圖。

    563 《嘲段成式(一作廣陽公宴)》 唐·周繇

    蹙鞠且徒為,寧如目送時。
    報仇慚選耎,存想恨逶遲。
    促坐疑辟咡,銜杯強朵頤。
    恣情窺窈窕,曾恃好風姿。
    色授應難奪,神交愿莫辭。
    請君看曲譜,不負少年期。

    564 《蘇君廳觀韓干馬障歌》 唐·顧云

    杜甫歌詩吟不足,可憐曹霸丹青曲。
    直言弟子韓干馬,畫馬無骨但有肉。
    今日披圖見筆跡,始知甫也真凡目。

    清明節寫人踏青

    565 《華山》 唐·張喬

    青蒼河一隅,氣狀杳難圖。
    卓杰三峰出,高奇四岳無。
    力疑擎上界,勢獨壓中區。
    眾水東西走,群山遠近趨。

    566 《升平詞五首(一作薛能詩)》 唐·曹唐

    瑞氣繞宮樓,皇居上苑游。
    遠岡連圣祚,平地載神州。
    會合兼重譯,潺湲近八流。
    中興豈假問,據此自千秋。

    567 《金錢花》 唐·來鵠

    也無棱郭也無神,露洗還同鑄出新。
    青帝若教花里用,牡丹應是得錢人。

    初中古詩樂府擬古邊塞戰爭

    568 《南山》 唐·李山甫

    鈍碧頑青幾萬秋,直無天地始應休。
    莫嫌塵土佯遮面,能向樓臺強出頭。
    霽色陡添千尺翠,夕陽閑放一堆愁。
    假饒不是神仙骨,終抱琴書向此游。

    贈友贊美

    569 《下第獻所知三首》 唐·李山甫

    偶向江頭別釣磯,等閑經歲與心違。
    虛教六尺受辛苦,枉把一身憂是非。
    青桂本來無欠負,碧霄何處有因依。

    570 《夜吟》 唐·李咸用

    白兔輪當午,儒家業敢慵。
    竹軒吟未已,錦帳夢應重。
    落筆思成虎,懸梭待化龍。
    景清神自爽,風遞遠樓鐘。

    571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唐·李咸用

    生身便在亂離間,遇柳尋花作麼看。
    老去轉諳無是事,本來何處有多般。
    長憐蠛蠓能隨暖,獨笑梧桐不耐寒。

    572 《盧卓山人畫水》 唐·方干

    常聞畫石不畫水,畫水至難君得名。
    海色未將藍汁染,筆鋒猶傍墨花行。
    散吞高下應無岸,斜蹙東南勢欲傾。
    坐久神迷不能決,卻疑身在小蓬瀛。

    573 《寄臺州孫從事百篇(登第初授華亭尉)》 唐·方干

    圣世科名酬志業,仙州秀色助神機。
    梅真入仕提雄筆,阮瑀從軍著彩衣。
    晝寢不知山雪積,春游應趁夜潮歸。
    相思莫訝音書晚,鳥去猶須疊日飛。

    574 《贈進士章碣》 唐·方干

    織錦雖云用舊機,抽梭起樣更新奇。
    何如且破望中葉,未可便攀低處枝。
    藉地落花春半后,打窗斜雪夜深時。
    此時才子吟應苦,吟苦鬼神知不知。

    575 《謁寧祠》 唐·羅鄴

    春生溪嶺雪初開,下馬云亭酹一杯。
    好是精靈偏有感,能于鄉里不為災。
    九江賈客應遙祝,五夜神兵數此來。
    盡室唯求多降福,新年歸去便風催。

    576 《汴河》 唐·羅隱

    當時天子是閑游,今日行人特地愁。
    柳色縱饒妝故國,水聲何忍到揚州。
    乾坤有意終難會,黎庶無情豈自由。
    應笑秦皇用心錯,謾驅神鬼海東頭。

    577 《姑蘇城南湖陪曹使君游》 唐·羅隱

    水蓼花紅稻穗黃,使君蘭棹泛回塘。
    倚風荇藻先開路,迎旆鳧鷖盡著行。
    手里兵符神與術,腰間金印彩為囊。
    少年太守勛庸盛,應笑燕臺兩鬢霜。

    578 《得宣州竇尚書書因投寄二首》 唐·羅隱

    雙魚迢遞到江濱,傷感南陵舊主人。
    萬里朝臺勞寄夢,十年侯國阻趨塵。
    尋知亂后嘗辭祿,共喜閑來得養神。

    579 《衡陽泊木居士廟下作(一題作題木居士廟)》 唐·羅隱

    烏噪殘陽草滿庭,此中枯木似人形。
    只應神物長為主,未必浮槎即有靈。
    八月風波飄不去,四時黍稷薦惟馨。
    南朝庾信無因賦,牢落祠前水氣腥。

    580 《詠月》 唐·羅隱

    湖上風高動白蘋,暫延清景此逡巡。
    隔年違別成何事,半夜相看似故人。
    蟾向靜中矜爪距,兔隈明處弄精神。
    嫦娥老大應惆悵,倚泣蒼蒼桂一輪。

    * 關于神應的詩詞 描寫神應的詩詞 帶有神應的詩詞 包含神應的古詩詞(19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