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神區的詩詞(309首)
281
《會真吟》 宋·方回
俗緣罥區中,幽意傒方外。
茲坡一褰裳,萬事忽蟬蛻。
心與江流遠,眼逐天宇大。
小軒納空明,坐覺眾真會。
283
《太湖吟》 宋·葛紹體
只飲太湖水,不膾松江鱸。
鱸雜魚蝦腥,水涵天地初。
千里開鏡奩,一色包冰壺。
日月遞吐吞,蛟龍相蟄舒。
284
《退老堂》 宋·李處權
我公自言老,能事如少年。
我公自言退,人材望陶甄。
公功在本朝,本朝方賴焉。
公德在斯民,斯民寧舍旃。
285
《早起》 宋·李復
群鳩啄屋鳴,亂雀翻檐噪。
喜呼怒爭逐,往來競酣鬧。
陽氣動飛潛,得意相陵暴。
曉枕不能眠,開門適情好。
286
《福勝寺香風堂》 宋·釋慧遠
襲襲聞天都,飄飄滿衣{左衤右區}。
高出威音前,平超樓至后。
不墮四時春,肯與百花斗。
鼻觀豈能收,河神安可詬。
陶然水鏡空,云冷香風透。
287
《游仙》 宋·釋文珦
青峰萬仞高,云路多盤紆。
松柏冬不凋,懸溜成石膚。
上有逍遙天,元心與道俱。
長揖謝塵凡,放情常晏如。
289
《分龍吟》 宋·舒岳祥
五月二十分龍雨,今日霏微如下土。
前日何日何霖霪,正是分龍乃如許。
有余不足相乘除,天道人事元非疏。
何龍分得此鄉雨,問龍先日何處居。
290
《緣識》 宋·宋太宗
玄之玄又見真空,巧拙臨時要妙中。
大智仗藏知遠近,纖微盡達了然通。
周旋物性誰區別,坦蕩由來是且同。
境致三才隨有位,神光照室瑩西東。
291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烘烘火色水中論,至寶須教鼎內存。
點化自然常在手,區分道理有玄門。
莫將容易夸言說,盡入虛無是我尊。
天動地神邪可畏,丹能飛走似云奔。
292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玄之玄又見真空,巧拙臨時要妙中。
大智伏藏知遠近,織微盡達了然通。
周旋物性誰區別,坦蕩由來是且同。
境致三才隨有位,神光照室瑩西東。
295
《寄廉宣仲》 宋·王洋
繞淮邑屋綿千區,畫檐綺東吹笙竽。
冶金合范結樞紐,冰銷水釋無須臾。
盜前乞死火中走,幾人脫跡錠江湖。
靜思朋舊若滿目,不取神禍遭囚俘。
296
《次韻周秀實見寄長篇》 宋·王洋
當年識君恨不早,麗句清高人縹緲。
有如商律變初秋,慢綠夭紅俱一掃。
自親蘭杜襲馀芳,歸爇寒爐陋昏棗。
乃知形骨縱龍鐘,勝處精神不衰老。
297
《祈雨》 宋·于石
六月不雨至七月,草木脆乾石欲裂。
方士畫符如畫鴉,呵叱風伯鞭雷車。
九天云垂海水立,驕陽化為雨三日。
萬口競夸方士靈,彼亦自謂吾符神。
299
《題天衣寺》 宋·袁說友
稽山道上多名跡,萬頃湖光襯山色。
云蒸霧集累千年,屈指風流幾人物。
平生佳處身曾經,賴此泉石供余齡。
愛山何惜買山費,明珠不博娉與婷。
* 關于神區的詩詞 描寫神區的詩詞 帶有神區的詩詞 包含神區的古詩詞(3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