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祖言的詩詞(585首)

    41 《寓言九首》 宋·王安石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術。
    宣王追祖宗,考牧與宮室。
    甘棠能聽訟,召伯圣人匹。
    後生論常高,於世復何實。

    42 《得建業倅鄭覺民書言虜亂自淮以北民苦徵調皆》 宋·陸游

    邦命中興漢,天心大討曹。
    風云助開泰,河渭蕩腥臊。
    日避揮戈勇,山齊積甲高。
    煌煌祖宗業,只在馭群豪。

    43 《馬祖巖》 宋·文天祥

    曾將飛錫破苔痕,一片云根鎖洞門。
    出外人家山下路,石頭心事付無言。

    44 《福昌書事言懷一百韻上運判唐通直》 宋·張耒

    戰國韓余壤,王畿漢舊京。
    南圍山峙秀,東泛洛浮清。
    女幾荒遺廟,宜陽認故城。
    千秋迷佩玦,百戰有榛荊。

    45 《五祖演禪師真贊》 宋·黃庭堅

    問道白云端,蹋著自家底。
    無心萬事禪,一月千江水。
    路逢摩登伽,石上漫澆水。
    赤土畫簸箕,也有第一義。
    誰言川藞磋,具相三十二。

    46 《奉使道中五言長韻》 宋·歐陽修

    初旭瑞霞烘,都門祖帳供。
    親持使者節,曉出大明宮。
    城闕青煙起,樓臺白霧中。
    繡韉驕躍躍,貂袖紫蒙蒙。

    47 《送祖擇之學士北使》 宋·梅堯臣

    燕山常苦寒,漢使涉窮臘。
    路長人馬愁,風急沙霰雜。
    宿造氊廬開,行逢獵騎合。
    獻鮮禿發馳,問譯華言答。

    48 《答祖擇之惠黃雀鮓》 宋·梅堯臣

    李白勸爾莫逐炎洲翠,亦莫近吳宮燕。
    爾不聽此言,禍患今乃見。
    吳火時雖無,越羅日生變。
    空知稻粱肥,豈悟杯盤薦。
    我不聞爾聲,謬成先生饌。
    咀嚼勿言非,雉雁猶充膳。

    49 《冬夜讀幾案間雜書得六言二十首》 宋·劉克莊

    昔有初祖見性,今無導師指迷。
    死底埋震旦東,活底在蔥嶺西。

    50 《冬夜讀幾案間雜書得六言二十首》 宋·劉克莊

    人言美惡必復,孰若親冤兩忘。
    僧乃謗第二祖,佛不嗔歌利王。

    51 《敘倫五言二十首》 宋·劉克莊

    太傅風流祖,親朋共手談。
    元來棋有智,輸墅與羊曇。

    52 《夜讀傳燈雜書六言八首》 宋·劉克莊

    孫以獻公稱祖,妻以康子謚夫。
    何必議郎博士,千秋萬歲稱呼。

    53 《左目痛六言九首》 宋·劉克莊

    深碧非少林祖,暴赤疑歸宗僧。
    何須近青藜杖,不愿如紫石棱。

    54 《六言偈四首》 宋·劉克莊

    佛祖流傳信具,兒孫承襲付度。
    一個深夜攜歸,一個中路奪去。

    55 《兩朝口號六言二首》 宋·劉克莊

    堯舜若稽古外,烈祖圣謨洋洋。
    道理一句最大,卓冠萬世帝王。

    56 《贈碧眼相士六言二首》 宋·劉克莊

    耳白無蓋世名,眼碧有奇中語。
    老夫定非醉翁,斯人莫是初祖。

    57 《艾人六言二首》 宋·劉克莊

    不惟寶劍沖斗,亦自高冠切云。
    令祖豈非艾子,先師莫是茅君。

    58 《次開祖使君韻兼呈端叔大夫圣域長老》 宋·晁補之

    神龍異凡馬,頭角要須斂。
    崢嶸法云窟,跳出有家范。
    金剛不吐焰,已落天魔膽。
    一派感慈中,無波寒湛湛。

    59 《滎陽唐高祖太宗石刻像〈并敘〉》 宋·蘇轍

    滎陽大海院高齊石像二,高不數寸,而姿制甚妙。
    唐高祖為鄭州刺史,太宗方幼而病甚,禱之即愈。
    因各為一碑,刻彌勒佛,且記其事,至今皆在。
    元祐二年九月,祭告永裕陵,過而觀焉,作小詩以授院僧。

    60 《滎陽唐高祖太宗石刻像》 宋·蘇轍

    誰言膚寸像,勝力妙人天。
    欲療眾生病,陰扶濟世賢。
    身微須覆護,眼凈照幾先。
    豈為成功報,猶應歷劫緣。

    * 關于祖言的詩詞 描寫祖言的詩詞 帶有祖言的詩詞 包含祖言的古詩詞(58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