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祖性的詩詞(144首)
122
《贈癡庵柴頭陀》 宋·方回
太室為衾,大塊為枕。
一飯不再餐,一茶不再飲。
脫袍擲笏作百姓,十年悟道保真性。
昭文大學湛然翁,半夜室中傳祖印。
123
《哭從兄良遇》 宋·方回
先祖五男子,其下八男孫。
白首涉患難,僅余二老存。
兄昔健如虎,行步疾飛奔。
長眉具壽相,修髯當風掀。
124
《生日又二首》 宋·方回
豈料生逾七十年,孩提脫死瘴鄉煙。
未能湯餅觴朋友,只合爐香拜祖先。
養性有書知道理,奪胎無藥學神仙。
天都峰下舊茅屋,消得嚴灘十日船。
125
《呈呂使君留卿》 宋·方回
大門昔有謠,呂氏一千中。
華胄所自出,恭惟齊太公。
君伯先郡王,張韓劉岳同。
百戰護諸將,易名稱武忠。
130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132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134
《洪鐘歌》 宋·釋印肅
昭文昭文施一鐘,懸空隨叩警盲聾。
圓音不斷周沙界,純體金剛空不空。
雖含響,擊即通,十方諸佛應聲中。
139
《鄭學士請贊》 宋·釋宗杲
參得圜悟禪,擔起睦州版。
透過祖師關,瞎卻頂門眼。
肚里黑漫漫,心中平坦坦。
性氣得人憎,發時渾不管。
鞏縣茶瓶吃一槌,擊碎饒州白瓷碗。
* 關于祖性的詩詞 描寫祖性的詩詞 帶有祖性的詩詞 包含祖性的古詩詞(14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