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祖國|國的詩詞(1621首)

    681 《王定國自彭城往南都,時子由在宋幕,求家書》 宋·蘇軾

    王郎西去路漫漫,野店無人霜月寒。
    淚盡粉箋書不得,憑君送與卯君看。

    682 《次韻王定國倅揚州》 宋·蘇軾

    此身江海寄天游,一落紅塵不易收。
    未許相如還蜀道,空教何遜在揚州。
    又驚白酒催黃菊,尚喜朱顏映黑頭。
    火急著書千古事,虞卿應未厭窮愁。

    683 《書王定國所藏煙江疊嶂圖(王晉卿畫)》 宋·蘇軾

    江上愁心千疊山,浮空積翠如云煙。
    山耶云耶遠莫知,煙空云散山依然。
    但見兩崖蒼蒼暗絕谷,中有百道飛來泉。
    縈林絡石隱復見,下赴谷口為奔川。

    684 《和王定國》 宋·蘇軾

    離歌添唧唧,古曲擬行行。
    不作相隨燕,空吟久住鶯。
    瞢騰君上馬,寂寞我回城。
    明日東門外,空舟獨自橫。

    685 《送僧歸護國寺》 宋·晏殊

    海嶠黃金剎,安禪不記秋。
    來膺臣宰召,歸泛越人舟。
    達性融三界,隨緣極四流。
    還持雙股錫,拂蘚坐巖幽。

    686 《答韓持國芙蓉堂二首》 宋·王安石

    投老歸來一幅巾,尚私榮祿備藩臣。
    芙蓉堂下疏秋水,且與龜魚作主人。

    687 《答韓持國芙蓉堂二首》 宋·王安石

    乞得膠膠擾擾身,五湖煙水替風塵。
    只將鳧雁同為侶,不與龜魚作主人。

    688 《韓持國見訪》 宋·王安石

    余生非匏瓜,於世不無求。
    弱力憚耕稼,衣食當周流。
    起家始二十,南北今白頭。
    愁傷意已敗,罷病恐難瘳。

    689 《和沖卿雪詩并示持國》 宋·王安石

    地卷江海浮,天吹河漢涌。
    北風散作花,巧麗世無種。
    霾昏得照曜,塵滓歸掩擁。
    荒林無空枝,幽瓦有高隴。

    690 《韓持國從富并州辟》 宋·王安石

    韓侯冰玉人,不可塵土雜。
    官雖眾俊後,名字久訇磕。
    并州天下望,撫士威愛愜。
    千金棄不惜,賓客常滿合。

    691 《寄張諤招張安國金陵法曹》 宋·王安石

    我老愿為臧丈人,君今少壯豈長貧。
    好須自致青冥上,可且相從寂寞濱。
    深谷黃鸝嬌引子,曲碕翠碧巧藏身。
    尋幽觸靜還成興,何必區區九陌塵。

    692 《別雷國輔之皖山》 宋·王安石

    侍郎憂國最賢勞,太尉西州第一豪。
    家廟比來聞澤厚,公孫今果見才高。
    明時尚使龍蛇蟄,壯志空傳虎豹韜。
    莫厭皖山窮絕處,不妨云水助風騷。

    693 《欲往凈因寄涇州韓持國》 宋·王安石

    紫荊山下物華新,只與都城共一春。
    令節想君攜綠酒,故情憐我踏黃塵。
    泔魚已悔他年事,搏虎方收未路身。
    欲寄微言書不盡,試尋僧閣望西人。

    694 《答韓持國》 宋·王安石

    知公尚憶洛城中,醉里穿花滿袖風。
    花亦有知還有恨,今為紅藥主人翁。

    695 《寄國清處謙》 宋·王安石

    三江風浪隔天臺,想見當時賦詠才。
    近有高僧飛錫去,更無余事出山來。
    猿猱歷歷窺香火,日月紛紛付劫灰。
    我欲相期談實相,東林何必謝劉雷。

    696 《興國寺樓上作》 宋·王安石

    松篁不動翠相重,日射流塵四散紅。
    地上行人愁暍死,那知高處有清風。

    697 《寄韓持國》 宋·王安石

    淥繞宮城漫漫流,鵝黃小蝶弄春柔。
    問知公子朝陵去,歸得花時卻自愁。

    698 《相國寺啟向天節道場行香院觀戲者》 宋·王安石

    侏優戲場中,一貴復一賤。
    心知本自同,所以無欣怨。

    699 《歸國謠·雙臉》 唐·溫庭筠

    雙臉,小鳳戰篦金□。
    舞衣無力風斂,藕絲秋色染。
    錦帳繡幃斜掩,露珠清曉簟。
    粉心黃蕊花靨,黛眉山兩點。

    700 《歸國謠·香玉》 唐·溫庭筠

    香玉,翠鳳寶釵垂□□。
    鈿筐交勝金粟,越羅春水淥。
    畫堂照簾殘燭,夢馀更漏促。
    謝娘無限心曲,曉屏山斷續。

    * 關于祖國|國的詩詞 描寫祖國|國的詩詞 帶有祖國|國的詩詞 包含祖國|國的古詩詞(162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