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祈的詩詞(188首)

    81 《周玄初晴詩》 明·申屠衡

    寥陽之闕天皇居,百靈拱衛群真趨。
    羽人神游尻為輿,招搖御氣凌空虛。
    九關洞啟光縣珠,綠章封奏人間書。
    吳田潦淫三月余,吳淞決防連具區。

    82 《周玄初晴詩》 明·孫蕡

    江南仙山天下無,峰巒屹立龍虎都。
    赤城嵯峨敞靈區,中天秀色光盤紆。
    紫極曲密交綺疏,郁蕭彌羅玉渠渠。
    宸嚴中高天帝居,璇題丹篆雙蛟扶。

    83 雪齋居》 明·吳維岳

    太乙壇開薦禮勤,省垣梧竹絕塵氛。
    靈光正想通三極,清漏微聞下五云。
    窗散爐薰看月淡,簾垂竹影坐星分。
    無才未就豐年頌,只有齋心奉圣君。

    84 雪霧豬泉出城馬上作贈舒堯文》 宋·蘇軾

    三年走吳越,踏遍千重山。
    朝隨白云去,暮與棲鴉還。
    翩如得木狖,飛步誰能攀。
    一為符竹累,坐老敲榜間。

    85 《和李邦直沂山雨有應》 宋·蘇軾

    高田生黃埃,下田生蒼耳。
    蒼耳亦已無,更問麥有幾。
    蛟龍睡足亦解慚,二麥枯時雨如洗。
    不知雨従何處來,但聞呂梁百步聲如雷。

    86 《和劉孝叔會虎丘時王規甫齋素雨不至二首》 宋·蘇軾

    白簡威猶凜,青山興已aa6。
    鶴閑云作氅,駝臥草埋峰。
    跪履若可教,卜鄰應見容。
    因公問回老,何處定相逢。

    87 《飯澤寺》 宋·王安石

    駕言東南游,午飯投僧館。
    山白梅蕊長,林黃柳芽短。
    笭箵沙際來,略彴桑閑斷。
    春映一川明,雪消千壑漫。
    魚隨竹影浮,鳥誤人聲散。
    翫物豈能留,干時吾自懶。

    88 《書陳兄弟屋壁》 宋·王安石

    千里歸來倦宦身,欲尋田宅豫求鄰。
    能將孝友傳家世,鄉邑如君更幾人。

    89 澤寺見許堅題詩》 宋·王安石

    藹藹春風入水村,森森喬木映朱門。
    高人遺跡空佳句,誰識旌陽後世孫。

    90 《次韻袁起巖甘雨即日應》 宋·范成大

    天遣賢侯惠此州,隨車一雨緩千憂。
    藥寮坐看云穿屋,蓮棹歸將葉蓋頭。
    三伏涼來那易得,百年飽外更何求?
    合詞但祝為霖手,早侍薰弦十二旒。

    91 《甘雨應》 宋·范成大

    晚稻成苞未肯肥,鵓鳩啼曉雨來時。
    黃紬被冷初眠覺,先向芭蕉葉上知。

    92 《甘雨應》 宋·范成大

    數日雖蒙霢霂沾,浥塵終恨太廉纖。
    今朝健起巡檐看,恰似廬山看水簾。

    93 《寶公雨感應,用陳申公韻賦詩為謝》 宋·范成大

    膴原龜坼暮春時,夾路爐薰共禱祠。
    喚起云頭千嶂涌,飛來雨腳萬絲垂。
    無情梅塢猶紅綻,有意秧田盡綠滋。
    大施門開須滿愿,愿均此施匝天涯。

    94 《發黃州泊巴河游馬寺》 宋·陸游

    南望武昌山,北望齊安城。
    楚江萬頃綠,著我畫舫橫。
    云帆不須掛,鼉鼓不須鳴,淡然隱曲幾,山水相逢迎。
    疏雨漏薄日,非陰亦非晴。

    95 雨》 宋·陸游

    折腰為米顏常靦,負耒躬耕意自甘。
    積谷千牛多骨相,年年禱雨到云庵。

    96 《明發門悟法寺,溪行險絕六首》 宋·楊萬里

    右緣絕壁左深溪,頭上春霖腳底泥。
    溪里仰看應落膽,閉窗關轎不教知。

    97 《明發門悟法寺,溪行險絕六首》 宋·楊萬里

    一泒泉從千丈崖,轟霆跳雪瀉將來。
    無論驚殺行人著,兩岸諸峰震欲摧。

    98 《明發門悟法寺,溪行險絕六首》 宋·楊萬里

    山不人煙水不橋,溪聲浩浩雨蕭蕭。
    何須雙鷺相溫暖,鷺過還教轉寂寥。

    99 《明發門悟法寺,溪行險絕六首》 宋·楊萬里

    溪行盡處卻穿山,忽有人家并有田。
    幸自驚心小寧貼,誤看田水作深川。

    100 《明發門悟法寺,溪行險絕六首》 宋·楊萬里

    山行政好又逢溪,況是危峰斗下時。
    知與此溪有何隙,遣他不去秪相隨。

    * 關于祈的詩詞 描寫祈的詩詞 帶有祈的詩詞 包含祈的古詩詞(1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