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社家的詩詞(666首)

    61 《社日南康道中》 宋·楊萬里

    東風試暖卻成寒,春恰平分又欲殘。
    淡著煙云輕著雨,近遮草樹遠遮山。
    人行柳色花光里,天接江西嶺北間。
    管領社公須竹葉,在家在外匹如閑。

    62 《寄題南城吳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倉》 宋·楊萬里

    有虞有宋雙重華,兩圣一心民一家。
    綠針剌水農事起,重華愁早從此始。
    黃云登場萬寶秋,重華對天失卻愁。
    二十八年臨玉座,太半光陰愁里過。

    63 《王君瑞秘丞同理青社》 宋·宋祁

    詔押平明出未央,便隨公府汎牙檣。
    即時趨坐多留幘,幾夕登樓共踞床。
    勝國遺官沉雪霧,從軍舊沼認蓮房。
    翹材宴隙還家早,紫葉叢萱映壽觴。

    64 《移病還臺凡閱半歲乃愈始到家園視園夫治畦植》 宋·宋祁

    十年獨漉走天涯,耗盡流光得鬢華。
    猶喜此身隨社燕,擬將何面對林花。
    牢騷續罷文誰讀,塊壘澆平酒自賒。
    舊隱不須相掉罄,要須歸種邵平瓜。

    65 《田家三首》 宋·張耒

    社南村酒白如餳,鄰翁宰牛鄰媼烹。
    插花野婦抱兒至,曳杖老翁扶背行。
    淋漓醉飽不知夜,裸股掣肘時歡爭。
    去年百金易斗粟,豐歲一飲君無輕。

    66 《村田樂祭社圖》 元·王冕

    春風吹晴杏花雨,東村西村鳴社鼓。
    長旂翩翩導前路,樂舞于于成隊伍。
    冠帶郎君顏貌古,插竹簪花相媚嫵。
    可是平生慣塵土,不學時人覷面目。

    67 《部兵之秋丘道中懷寄彭城社友》 宋·賀鑄

    駕馬出北門,徒御何遲遲。
    日氣方洶涌,霜陰亦紛披。
    役夫前驅行,少婦痛不隨。
    分攜仰天哭,聲盡有余悲。

    68 《和崔若拙四時田家詞四首之三》 宋·賀鑄

    雞聲犬吠遠相望,社酒登槽喚客嘗。
    曉日晴明陂更闊,風吹蕎麥蜜花香。

    69 《和崔若拙四時田家詞四首之一》 宋·賀鑄

    鼓聲迎客醉還家,社樹團欒日影斜。
    共喜今年春賽好,纏頭紅有象生花。

    70 《社日飲永叔家》 宋·梅堯臣

    雨未,雨蒙蒙,野田擊鼓賽社翁。
    折條跨馬社翁去,醉叟臥倒梨葉紅。
    鱉頭主人邀客飲,玉酒新賜蓬萊宮。
    彭宣不預後堂會,康成一舉三百鍾。
    更邀明月出海底,爛醉等是歸蒿蓬。

    71 《社前》 宋·梅堯臣

    欲社先知雨,將歸未見花。
    那能長作客,夜夜夢還家。

    72 《觀社行》 宋·劉克莊

    吾家世南折簡呼,有日曷不見子都。
    牽衣況復幼吾幼,閉戶大似愚公愚。
    鮮妝袨服出空巷,鈿車繡轂來塞涂。
    展烏絲欄擁小玉,設錦步障盛綠珠。

    73 《次曾宏甫社日賞海棠吳守宅且試新茗韻》 宋·曾幾

    一樹深深地主家,外邊誰復見秾華。
    卻因社日治聾酒,得醉春時近眼花。
    著僂施朱俱愜當,吹風洗雨但驚嗟。
    酴釄芍藥垂垂發,更試頭綱一餅茶。

    74 《秋社分題》 宋·蘇轍

    天公閔貧病,雨止得豐穰。
    南畝場功作,東家社酒香。
    分均思孺子,歸遺笑東方。
    肯勸拾遺住,休嫌父老狂。

    75 《送家安國赴成都教授三絕》 宋·蘇轍

    城西社下老劉君,春服舞雩今幾人。
    白發弟兄驚我在,喜君游宦亦天倫。
    〈微之先生門人,惟仆與子瞻兄、復禮與退翁兄皆仕耳。
    〉垂白相逢四十年,猖狂情味老俱闌。

    76 《送高生歸青社》 宋·魏野

    去指滄溟畔,來辭翠靄間。
    程遙過鳳闕,家近見牛山。
    紅葉飄行色,清溪照別顏。
    蹇驢看上處,拄杖出柴關。

    77 《挽吳大社》 宋·王珪

    文獻家聲遠,簪纓世德昌。
    幾篇青玉案,三佩白銀章。
    北苑新阡好,平原舊業荒。
    百年喬木在,留得耐風霜。

    78 《寄題劉仲更澤州家園》 宋·韓維

    聞君有佳尚,買勝不論錢。
    逕鑿蒼林蘚,亭開翠壁煙。
    從花窮洛譜,得石記唐年。
    數卷書勇萬,言章木以千。
    晨昏板輿往,社臘燕觴傳。
    予亦耽幽事,西風一慨然。

    79 《約同社往來無事形跡次韻》 宋·樓鑰

    家舅年益高,何止七十稀。
    神明曾未衰,發黃齒如兒。
    義概同古人,閭里咸歸依。
    度量海深闊,仁愛佛慈悲。

    80 《曾無逸郎中名燕居曰和三續社有詩次韻》 宋·樓鑰

    通地通天只個中,千岐雖別大都同。
    兩家偶爾流傳盛,一貫臨之內外融。
    欲境掃開心在我,浮云散盡月當空。
    感而通者從來話,不感須知自有通。

    * 關于社家的詩詞 描寫社家的詩詞 帶有社家的詩詞 包含社家的古詩詞(66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