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磨道的詩詞(496首)

    41 《兼道攜古墨來墨面龍紋墨背識云保大九年奉敕》 宋·劉子翚

    長春殿古生荊薈,猶有前朝遺物在。
    錦囊珍重出玄圭,雙虬刻作蜿蜒態。
    枯皮剝制弄幾刓,斷玦精堅磨不殺。
    吾聞李氏據江左,文彩風流高一代。

    42 《奉和希道新句兼簡祖穎漕使》 宋·張元干

    秋來乏鄰酤,近事采涂說。
    愁多費陶寫,戶小輒敗闕。
    誰能空隱憂,判飲最良策。
    兩公俱世豪,風味奪佳節。

    43 《贈周宗道六十四韻》 明·劉基

    天弓撥其弦,平地躍虎狼。
    腥風扇九澤,濁霧干太陽。
    瑣瑣蚊與虻,亦沸如蜩螗。
    帝閽隔蓬萊,弱水不可航。

    44 《同魏進道晚過湖上》 宋·韓維

    春風湖上泮,奈此凈綠何。
    平堤看瀲滟,皎如鏡新磨。
    支流別而東,下走萬玉珂。
    俜俜橋邊柳,芳牙綴柔柯。

    45 《呈希道兼寄不伐二首》 宋·吳則禮

    試問邊頭花柳,不忘夢處江湖。
    橫槊要尋塞雁,磨刀仍膾河魚。

    46 《湖南參議宋與道奉道奉祠歸崇安里中賦此以別》 宋·張栻

    憶昔歲丙寅,束書從吾翁。
    驅車服嶺南,弭節湟江東。
    湟江地僻左,窮年少過從。
    邂逅傾蓋友,一笑蠻煙空。

    47 《再贈澤卿商卿道舊三首》 宋·陳造

    過眼紛紛更問為,幽人生死況能齊。
    海桑恐礙日車轍,宸極劣為天磨臍。
    臧谷君方墮書蠹,研桑我亦笑醯雞。
    晚知戰勝輕千乘,悔厭晨鹽與暮虀。

    48 《王正道再遇竹冠輒和來韻見鄙愫二首》 宋·曹勛

    惟公秉操如仙官,一任酷暑兼祁寒。
    存心香火接造物,達誠果再逢竹冠。
    應言蓬萊有至樂,六十九洞無纖惡。
    松姿鶴態不復老,琪蕊瑤房未嘗落。

    49 《王正道再遇竹冠輒和來韻見鄙愫二首》 宋·曹勛

    先生有號復有官,不畏隆暑兼冬寒。
    歸來山中侶松檜,無愧太上翔云冠。
    我比同庵有余樂,云山百好無一惡。
    喜君宏度如容波,愧我大匏真濩落。

    50 《撫州崇仁縣玉清觀道士黃石老工古篆以他公父》 宋·魏了翁

    圣學不嗣千余年,并與小學遺其傳。
    其間明道寧乏賢,謂書小伎姑舍旃。
    十字九舛不可鐫,楮生墨墨色有冤。
    動以經史為執言,豈知魏晉幾變遷。

    51 《送道傳達室侄補中國學二首》 宋·程公許

    竹林多挺固多賢,子更夸修鼎盛大年。
    一縷千鈞扶世緒,三條八韻壓儒先。
    辟雍振鷺翔而集,幽谷鳴鶯自此遷。
    可但積分縻好爵,事須學識細磨研。

    52 《碧云程道士自清江相過示以玉淵劉清叔詩借韻》 宋·程公許

    掣鈴者誰金門客,神秀迫人似曾識,八返未問龍虎交,一杯且薦琳腴碧。
    我昔卜隱大面山,旌驅人難得字間。
    梗野自適麋鹿性,逡巡遠引鵷鷺班。
    開始青一青氣色,此中自有金丹訣。
    政須趺坐共商量,忍向塵勞磨歲月。

    53 《亨道至能對棋月下文振聞后堂歌聲逃席而起》 宋·方岳

    高梧動涼吹,月色如新磨。
    吾儕冰雪胸,如此良夜何。
    二客信不凡,一局欲燦柯。
    中庭人語寂,玉佩鳴相摩。

    54 《贈黃道士思成祈雨感應》 宋·姚勉

    丁巳孟秋春戊午,不雨三時嗟旱苦。
    低田高垅皆黃埃,佳種幾成不入土。
    富家倉廩鐵灌鎖,民腹為雷淚為雨。
    更遲十日天不問,血肉磨牙總豺虎。

    55 《張道夫惠大小硯五走筆戲謝》 宋·姚勉

    蛾眉五硯列窗前,漬墨磨丹總可憐。
    試向鶯鶯主人問,大鬟何似小鬟妍。

    56 《復州道中二首》 宋·王炎

    私喜歸期近,天邊更遠游。
    士須嘗險阻,吾敢恨淹留。
    塵事蟻旋磨,浮名魚中鉤。
    春風桃李月,倚柂看東流。

    57 《踏莎行·道修真》 元·王哲

    道修真,人會嘆。
    中說得終無斷。
    也磨出慧鋒開,頭自有仙家贊。
    動光明,常圓滿。
    清泉瑩堪教看。
    前只是這些兒,心認破山頭玩。

    58 《次韻張以道對雨》 宋·項安世

    西湖水足鏡新磨,竺寺云深著色多。
    雙槳滿城舟子唱,一犁無數老農歌。
    冬溫無計邀滕六,春旱愁人似石皤。
    但得新年堪浸種,不嗔花事雨中過。

    59 《次韻張以道苕溪》 宋·項安世

    諸人鼎列更茵重,客子愁邊或酒中。
    云縞弁山溪正碧,畫無名手句專功。
    年華若看蟻旋磨,世話何難龜蛻筒。
    明日一蓑苕霅去,與君相伴作漁翁。

    60 《林戶求明道堂詩二首》 宋·陳淳

    秉彝同是得天生,道在其中本自明。
    氣為稟來微有蔽,欲因感處復多萌。
    磨礱須到十分粹,克治全教一味清。
    從此洞然無別體,真元輝露日光星。

    * 關于磨道的詩詞 描寫磨道的詩詞 帶有磨道的詩詞 包含磨道的古詩詞(4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