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磨石的詩詞(581首)
241
《和孟郊韻》 宋·傅宏
修頂磨穹蒼,云煙雜古床。
僧飯鐘聲遠,仙風桂子香。
老檜有寒操,怪石多冷光。
俯瞰城郭人,袞袞名利場。
242
《墨池》 宋·胡融
吾聞逸少筆,人手銛如戈。
結廬在華頂,鑿池派天河。
書將鬼汗寫,墨遣神手磨。
掞藻臥白云,禿兔堆成坡。
243
《題三巖》 宋·黃登
占斷煙霞老一丘,玉巖閱歷幾春秋。
削成四壁開三面,比似他山出一頭。
幾欲登臨尋勝概,偶然休沐得佳游。
醉磨濃墨書巖石,恨不攜琴更少留。
244
《暖谷詩》 宋·蔣祺
縣南山水秀且清,天地坯冶陶精英。
有唐刺史昔行縣,訪尋洞穴為寒亭。
屈指於今幾百祀,磨崖字字何縱橫。
相隨棧道倚空險,來者無不毛骨驚。
247
《彭城》 宋·李思衍
一水淵淳綠不波,四山玉立碧嵯峨。
城頭芻石黃樓賦,臺上風云亦帝歌。
竹帛有香豪杰在,山河無恙廢興多。
男兒要作千年調,戲馬臺高石可磨。
249
《天柱雉兒行》 宋·利書記
當年江上揚風舲,淮山望極排空青。
今登天柱賞潛皖,元是吾家翡翠屏。
禪業一室因棲寄,選勝尋幽產真偽。
虛廊揩蘚讀殘碑,三百年前刊異事。
250
《游金庭》 宋·劉旦
衡岳真人稱福地,南齊高士寄山河。
赤城仙去騎丹鳳,墨沼人傳詠白鵝。
一世風流俱寂寞,千年氣象故嵯峨。
登臨不盡懷人恨,唯有蒼蒼石可磨。
251
《自述》 宋·劉奉世
楚國中分后,東南世澤長。
發祥曾王父,磨勘成典章。
王父聲益振,主客尚書郎。
考廟緒丕顕,直鯁在巖廊。
252
《墨池發祥詩呈蔣教》 宋·劉名世
城頭學宮高巍巍,中有方井號墨池。
窮冬不竭春不溢,往往石眼通江湄。
故老相傳右軍宅,滌硯濡毫向池側。
蘭亭絕筆跡成塵,此間池水猶能黑。
254
《次花翁覽鏡韻》 宋·劉元茂
世事磨礲石退棱,此心何愛復何憎。
門因候客時時掃,樓為看山日日登。
分粟可留巢樹鶴,種蔬堪供在家僧。
形容每笑臨清鏡,相對骎骎作老朋。
255
《題浯溪》 宋·留筠
天生一代老文詞,留得高名日月垂。
山□猶余元氏族,溪痕幾□魯公碑。
未論再造中興業,卻羨三吾高臥時。
崖石雖磨千古在,渡香橋下木空悲。
256
《鵝湖和教授兄韻》 宋·陸九淵
墟墓興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積至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
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沈。
欲知自下升高處,真偽先須辨古今。
257
《資國院》 宋·羅之紀
倦逢磐石手摩挲,橫壓烏藤漫嘯歌。
煙崦坡陀青玉案,寺山縹緲白云窩。
紙窗竹屋小盤礴,林影溪光相盪磨。
試共老僧參此意,一聲喚醒讀書魔。
258
《小洞天》 宋·毛奎
豐登少公事,時得訪林泉。
鑿破蓬丘島,潛通小洞天。
巖瞻橫北面,釣隱近西偏。
縹緲云藏閣,依稀石似船。
259
《蓬萊行》 宋·錢公輔
蓬萊謫居香案吏,此語昔自微之始。
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閣雄名由此起。
一從圮廢知幾年,棟摧礎斷埋空山。
遺蹤馀址杳何處,惟有竹樹荒蕪閒。
260
《送歙硯與裴唐卿》 宋·史伯強
平生足跡遍九州,知子筆端回萬牛。
歙硯故持贈,夜光非暗投。
茲實舊坑子坑尾,遠勝洮州綠鴨頭。
清淑之德隱于石,珉中玉表非其儔。
* 關于磨石的詩詞 描寫磨石的詩詞 帶有磨石的詩詞 包含磨石的古詩詞(581首)